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推行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责任分工方案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20-12-18浏览:2999下载138次收藏

关于推行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责任分工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部署精神,切实加强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关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若干意见》《关于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构建“四联四化”机制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要求,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关于推行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试行)》精神,切实提高**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如下分工方案。

一、全面落实“优化组织体系,提升基层组织力”,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

(一)构建纵向党组织体系

1.调整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按照党员人数50-100人设立党总支、党员人数100人以上设立党委的要求,将**县如意湖社区党总支、团结社区党总支、光明社区党总支、友爱社区党支部、太阳城社区党支部升格为社区党委,将**县花园社区党支部、金河社区党支部升格为社区党总支。街道科级领导干部及党务、纪检专干等干部下沉社区担任社区“第一书记”。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7月底前

2.稳妥推动居民区党建工作。根据居民区直管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数量,以网格或居民区为单位网格(片区)党支部,一般党员人数不超过50人,领导管理居民区内各类组织和自治事务。根据各个楼栋党员人数,通过单独建或联合建的方式组建楼栋党小组,探索由党员兼任楼栋长、单元长,使网格单元成为有组织机构、有党员队伍、有活动载体的社区基本单元。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8月底前

3.完善三级社区组织链条。构建“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居民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三级社区组织链条,形成纵向到底的组织架构,深化城市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8月底前

(二)构建横向共治组织体系

4.加强街道对新型经济组织的管理力度。在街道成立综合党委,统筹管理辖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住建局、市场监管局、民政局要配合街道做好辖区内商圈、楼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社会组织底数摸排与兜底管理工作,加大新兴经济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党组织组建力度,推进区域化党建共建。街道要结合商圈、市场等区域实际,在团结、天鹅湖、虹桥等社区打造具有产业特点、管理特色的党建新联盟,在服务社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助推器”作用。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住建局、市场监管局、民政局、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8月底前

5.延伸党组织基层治理触角。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和社区“两委”班子交叉任职,按照《关于稳步推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一肩挑”助推基层治理的通知》(贺组通〔2020〕31号)要求,完成6个城市社区“一肩挑”工作。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构建“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红色新兴经济组织”的横向治理体系,实行社区、物业、网格、业委会等横向党组织负责人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实现互联互促。县委组织部指导街道,向工业园区外的规模(限额)以下非公企业和辖区30人以下的社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原则上由片区网格员兼任。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民政局、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8月底前

(三)建强网格自治组织体系

6.优化网格单元设置布局。按照“户数适中、任务适度”原则以居民300至500户合理划分网格,并可根据老旧小区、特殊人群等数量,适度调整网格户数规模。

牵头单位:民政局

责任单位: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并长期坚持

7.加强网格治理团队建设。建立“1+2+x”的网格治理模式,实现一个网格由一名社区“两委”成员牵头管、专职网格员和社区直管党员具体管、两代表一委员或离退休干部、物业职工、志愿者、在职党员等群体协助管,建强“网格管家”队伍,引导凝聚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民政局、街道党工委、县直各单位

完成时限:2020年8月底

8.打造资源整合、力量统筹的“全科网格”。推行多网合一,梳理整合党建、综治、综合执法等网格,加强网格资源配置,把党建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资源下沉至网格,围绕群众开展服务,打造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为一体的“全科网格”,将服务管理精准投送到户。

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网信办、团县委、公安局、综合执法局、民政局、住建局、卫健局、市场监管局、审批服务管理局

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并长期坚持

9.实行网格智慧化工程。整合建立社区网格化数据采集平台,打造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系统,发挥网格作用,建立网格(居民区)党组织民情民意调查摸排、快速反馈、分析研判等机制,对人、地、物、组织、事件等各种资源信息和党建、公安、民政、卫生健康、住房、物管等基层治理信息在统一网格进行全面采集、动态管理、及时发布,完善综合式、集成式、共享式智慧社区数据功能模块。

牵头单位:县委网信办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公安局、民政局、卫健局、住建局、综合执法局

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并长期坚持

二、全面落实“优化人员素质,提升队伍带动力”,将队伍建设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

(四)选优配强街道社区人员队伍

10.选优配强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结合新批复的富兴街街道办事处机构设置工作,选优配强街道领导班子,增设1名副科级组织委员,纳入县委管理,专职分管党建工作。将街道辖区派出所所长、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挂职任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县委编办、公安局、综合执法局

完成时限:2020年8月底

11.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由民政局结合实际制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发展专项计划和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发展规划。建立社区“两委”后备干部名册,实施“种子工程”,建库储备、动态管理、分层培训,将政治素养高、工作本领强、有责任担当的网格员纳入社区“两委”后备队伍,同时加大在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培养发展党员力度,为充实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奠定基础。

牵头单位:民政局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12.选优配强社区领头雁队伍。严格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拓宽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渠道,不定期面向大中专毕业生、在职(离退休)党员干部、退伍军人、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者等群体公开选聘社区党组织书记,并通过合法程序将党组织书记选举为社区居委会主任。配备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协助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民政局、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13.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按照一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的标准,核定网格员数量,专职网格员出现空缺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并适当向党员倾斜,确保三年内全县专职网格员覆盖率达到100%,新增网格员统一纳入全县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

牵头单位:民政局

责任单位: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9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五)建立完善社区工作者全周期管理服务链条

14.建立社区“两委”成员职数动态管理机制。按照社区户数3000户以下、3000至5000户以下、5000至7000户以下规模,分别核定职数5名、7名、9名,结合无物业老旧小区户数、流动人口数量、服务商圈人数、大型公共服务场所等数量,给予一定幅度上浮调整。

牵头单位:民政局

责任单位: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9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15.实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资格联审制度。由组织、民政部门牵头,同纪委监委、政法、统战(民族宗教)、卫健、信访、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单位)对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联审,坚决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带病”进入社区“两委”班子。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民政局、各相关单位

完成时限:2020年9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16.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重点扶持培养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年评选一名“金牌书记”,定期召开社区党组织书记沙龙会,将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列入本级干部培训计划,每年至少有针对性轮训1次,打造社区人才梯队。依托县委党校,每年将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居民区)、楼栋、物业以及街道社区兜底管理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轮训1遍。将网格(居民区)党组织星级评定结果和工作补助挂钩。开展2020年第一届“社工大比武”活动并常态化运行。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民政局、县委党校、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9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17.畅通社区工作者“进出”通道。加大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中招录街道公务员力度,探索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注重把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选拔到街道(乡镇)领导岗位上,积极引导全县各企业和社会组织从社区工作者中开展定向招聘,解决社区工作者发展“天花板”问题。畅通社区党组织书记“出口”,对不胜任、不称职的及时进行调整。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县委编办、人社局、民政局、**工业园区、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六)细化管理方式激活党员先锋作用

18.建立居民党员直接管理机制。社区、网格(居民区)党组织要加强对直管党员的管理教育监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通过党员星级化管理、承诺践诺等做法引导党员发挥作用。注重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党员作用,引导移交社区的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党员发挥作用,并结合党员移交情况探索相关党组织设置。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19.建立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机制。坚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常态化开展“三进”下社区包抓小区工作,深化“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双向公示”机制,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服务社区表现情况积分制管理,并将积分情况在服务社区与所在单位党组织双向公示,探索将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报到履职情况作为单位(个人)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教育局党工委、公安局党委、发改局党委、卫健局党委、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20.建立流动党员双重管理机制。落实好《**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办法》,加强流动党员定期排查和管理服务工作。通过设置流动党员服务站、线上教学等方式,使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21.建立新兴领域党员兜底管理机制。对辖区内有共产党员的小个专企业(商户)、社会组织等进行挂牌,亮明党员身份,划分街巷“党员责任区”,通过商户党员认领一条商业街区或志愿服务岗等形式,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民政局、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12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22.建立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机制。发展壮大党员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党员志愿者网络实名注册、提供资源清单、认领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等方式,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

完成时限:2020年8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三、全面落实“优化治理机制,提升多元共治力”,将共建共治共享贯穿到基层治理全过程

(七)完善社区自治机制

23.依法调整社区居民委员会。按照“基本稳定、适度微调”原则,科学合理划分、依法设立撤并社区居委会。原则上,每个社区按3000至5000户常住居民的规模设置,规模过大的要及时调整;居民小区总体数量较少、常住居民数量较多、管理服务特殊人群较少的,可按7000户以内规模设置。落实区、市、县三级联动会商机制,民政局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基础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资源、居民小区数量、辖区人口户数等情况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推行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责任分工方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