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残联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区残联202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区残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以解决残疾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康复、就业、组联、宣文、维稳、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全区残疾人事业稳步推进,现就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小结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落实省残联下达的年度“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残疾人阳光家园”工作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全覆盖,共托养30人,为其提供插花、烘焙等庇护性劳动。疫情期间,暂关残疾人阳光家园,减少人员流动,切实降低托养人员互相感染的机会。为推动残疾人“阳光家园”有序复工复产,区残联组织召开“残疾人阳光家园”工作推进会,重点围绕残疾人“阳光家园”工作情况、上半年疫情期间“残疾人阳光家园”所开展的特色工作及下半年工作计划进行了交流研讨。下一步,随着疫情形势向好发展,“阳光家园”将继续围绕“托养一人,幸福全家”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把“阳光家园”打造成为全区服务残疾人的工作阵地。
2、按时完成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组织全区残疾人工作者对残疾人进行了“一对一”的入户调查。截至2020年10月22日,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管理系统实名制录入了12003人的相关信息,区残联将依据该数据制定残疾人“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
3、规范残疾人证管理发放工作。认真做好xx区第二代残疾人证十年换证工作,组织街道残疾人工作者召开会议传达新闻通报违规办证的反面案例,要残疾人工作者引以为戒,坚决杜绝“人情证”、“关系证”,确保残疾人证办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湖北省残联《关于转发<中国残联关于认真开展违规持有残疾人证清理工作“回头看”进一步严格规范残疾人证核发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及市残联要求,组织各街道、百步亭社区残联对全区残联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开展清理违规持有残疾人证工作“回头看”,经汇总,收到“没有违规持有残疾人证承诺书150份”;统计《承诺人及其家人基本信息登记表》432人,其中,承诺人自查150人,家属282人,违规0人;统计《目测评定残疾人情况统计》18人,经区残联工作人员根据数据库比对,违规0人。
4、组织开展阳光助残活动。疫情期间,依托区残联“xx助残”微信公众号、联合武汉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持续刊发了一批有温度、有人情味、有力量的典型报道,生动地展现了xx区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在疫情期间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报道了一系列基层优秀残疾人工作者、助残志愿者的感人事迹:我区协理员姚文胜在抗疫期间及时将居民群众的各种需求反馈给各网格员,及时帮助生病居民联系就医及车辆接送,大家都尊敬的称他为“防疫战线”上的后勤兵;残疾人党员朱萍在抗疫期间义无反顾奋战在一线,为居民群众代购药品、生活必需品等;肢残人詹和强,帮助生活困难居民及孤寡老人联系配送生活物资的事迹被湖北卫视播出报道;残疾党员李志全方位、多角度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积极开展舆情监测工作;助残志愿者王菊文免费为社区60余名残疾人及老年人提供理发服务。通过宣传报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激发残疾人工作者干事创业精神。
5、提升精准康复服务率。紧紧围绕残疾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始终紧盯残疾人康复工作,优先投入,持续发力,敢为人先,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康复服务率达90%以上。今年因为疫情的特殊情况,更多的开展线上残疾人活动,如全国爱耳日、自闭症日、全国助残日等活动,各康复机构克服不能集中上课的障碍,纷纷开拓网上课堂、“云端见”等新颖的网络学习模式,让广大残疾儿童、心智障碍青少年宅心不宅家,用网络模式进行康复训练,多方位、多形式的开展疫情期间的心理疏导、文艺辅导、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等活动,让他们能够安心的渡过疫情隔离时期。残联利用xx微信公众号推送康复服务有关信息,普及康复知识、残疾预防知识。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预防和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在疫情期间,针对精神残疾人每天都必须依靠服药维持正常生活的特殊困难群体,考虑到这一潜在的巨大隐患,区残联在全市率先沟通协调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要求各街道收集上报精神残疾人存药不足15天的信息,由区残联出资购买后交由各街道送到精神残疾人家中,疫情期间共为全区160名精神残疾人(含疫情期间长住我区的外区残疾人)购买精神控制类药品7.4万元,保障了精神残疾人在疫情期间的正常生活,通过有效的控制,疫情期间我区无一例精神残疾人造成的稳定事件。阳光驿站开展线上康复活动、心理疏导、送生活物资上门,9月份阳光驿站恢复运营,对学员进行重新评估,开展文体活动、劳动技能培训等。相关活动的开展,大大降低了精神残疾人的发病率,丰富了精神残疾人的生活。
6、为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辅具适配。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分别建立残疾儿童康复需求档案,组织残疾儿童到定点机构参与康复,最大限度减轻身体缺陷带来的障碍,恢复或重建其缺失的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去年底建成的区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运作,为全区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专业团队有有社工、心理咨询师、辅具工程师、专科医生等专业人员开展辅具工作。专业的辅具评估是辅具需求者取得适用的辅具的重要步骤。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残疾预防、康复知识、辅具知识宣传8次,8月份陆续开展辅具适配专业评估,截至2020年10月,我区接受康复服务的0-14岁残疾儿童380人,区残联分6批次有序组织辖区残疾儿童,开展辅助器具的专项评估。对成年残疾人采取到社区集中,对出行不便的残疾人入户上门的形式进行辅具评估,为残疾人提供精准辅具适配,涵盖助听器、假肢、矫形器、护理床、轮椅、拐杖、助行器、多功能闪光门铃、盲人手表、生活辅具等,辅具达标精准率达90%以上。辅具作为全面康复的重要工具,精准适配则更突显了其重要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残疾。
7、按时发放各项惠残补助补贴。按时发放一户双(多)残家庭补贴4345人;43.45万元,居家养护补贴17223人,172.23万元;灵活就业社保补贴2019年7-12月份220人,84.57万元;2020年1-6月份198人,81.51万元;低保家庭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9996人次,149.94万元;听力言语残疾人信息补贴1058人,36.732万元;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371人,9.646万元;残疾人驾照补贴申请5人。另外,根据《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落实残疾人群体关心关爱工作的意见》(武防指〔2020〕82号)和市残联、市财政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盲人按摩指导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xx区实际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工作制定的实施细则进行了讲解,此项政策简称为“三项补贴”,分别为困难补贴、房租补贴、稳岗补贴,经社区初审、街道上报,区残联审批,于9月底完成审批工作,发放补贴91.65万元。其中困难补贴298人,24.66万元;房租补贴20户,47.79万元;稳岗补贴2户,计超比例安残64人,补贴金额19.2万元。落实“三项补贴”政策,进一步织牢残
区残联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本文2020-11-16 12:48:30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2341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