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过程中,对中老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在发展过程中,对中老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1、初步了解样本市场中老年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劳动力的整体情况。
2、收集样本市场中老年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挑战。
3、了解样本市场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需求,特别是培训需求,对劳动力进行培训过程中的培训需求、培训供给形式、培训费用,并进行比对分析。
4、了解样本市场中老年以上劳动力的类型、习惯、男女比例、年龄层次等因素,挖掘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些心得、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二、 调研方法:
1、用人机构、培训机构的走访和调研;
2、与部分中老年劳动个体进行的单独访谈调研;
3、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进行补充。
三、 调研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许多正值壮年的劳动力开始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向城市转移,但与此同时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制约和影响,无法对过多的劳动力统一管理和吸纳,这就出现了部分农村劳动力来到城市当中却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如何解决在发展过程中,中老年以上劳动力转移时会遇到的就业问题,就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时面临的就业挑战:
1、 就业岗位缺乏,就业机会不足。随着地上建筑的拆除、位于拆迁地区的企业大批搬迁、关闭,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产生了影响。拆迁地区规划建立的产业项目,全部建成也需要3、5年的时间,在这段漫长的过渡期当中,缺乏足够的就业位置来支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需求。
2、 非工资性收入带来的消极影响。就农村而言,管辖片区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主要居住区之一,村庄房屋租赁收入已然成为了当地人的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瓦片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房屋出租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2-3万。另外,部分拆迁户往往已经获得了数百万的补偿款。长期稳定的租赁收入和拆迁款的一次性发放,使得部分农民安于现状,择业观念淡薄不愿意再出去工作。
3、外来人口不可小觑的竞争力。外来人口的价格成本优势明显高于本地劳动力。本地劳动力在选择就业过程中有时还是很挑剔的,拒绝工资低廉、强度过大、路程较远的单位,但相比外来人员,他们的此类工作的接受度就会高一些,用人单位从经济角度出发,也会更加偏爱外来人口,由此又增加了本地劳动力的就业难度。
4、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就调查样本而言,中老年以上劳动力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也不高,劳动力的个人素质不够高导致可以选择的就业面
在发展过程中,对中老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本文2020-08-16 20:00:3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2214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