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康乐县建置沿革考述
甘肃省康乐县建置沿革考述
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理事、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 马晓春
康乐位于陇西、洮岷、河州的交汇处,唐以前属狄道(今临洮)管辖,唐中期建立过长乐县、安乐县、水池县。宋熙宁六年(1073年),设康乐寨和当川堡。明时属河州卫,设当川、胭脂、景古里,狄道州设康乐里,岷州设沙马里。清雍正时,沙马里归狄道州,并由狄道西二十铺为河州界,改为当川铺为河州界,以槐山子梁为界,以东河州地归狄道州。民国21年(1932年)与临洮析置,设洮西设治局,翌年为康乐设治局。民国29年,建康乐县。1959—1961年并入和政县,1962年恢复康乐县。边家林、椿树、堡洼根、丰台、寺址等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半坡文化、齐家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最早的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先后生活在这里的羌、狄、氐、匈奴、吐谷浑、鲜卑、吐蕃、汉、回、东乡等民族,创造了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
康乐在历史归属无常,县名数变,自首次置县以来已有一千五百四十多年时间。但由于史籍记载的阙略,建置沿革状况迄今仍不甚详明。现就有关问题,略作考述。
一、县之最早设置
康乐县地,先秦羌戎之城,秦汉为陇西郡狄道县所辖。魏晋以后,开始单独置县,但史籍对首次单独置县问题的记载颇多歧异。
据《读史方舆纪要》安乐城条载:“唐武德中,分狄道县置安乐县,属兰州”①唐。《贞元十道录》《元和郡县图志》及《新唐书.地理志》等,也有类似记载。由于《读史方舆纪要》是一部沿革地理学集大的著作,具有公认的权威性,所以人们曾视安乐县为历史上在今康乐境最早设置之县。但据《隋书.地理志》“水池,后魏曰谭川,后周改之”的记载,又有人认为北魏蕈川县,是在今康乐境最早设置之县。然而,《魏书.地形志(下)》却载:“洪和郡领县三:水池,真君四年置郡,后改:蓝川,真君八年置郡,后改;蕈州,延兴四年置。”②据前人考证,“真君四年,为北魏太武帝拓跋太平真君八年,即477年;”“延兴四年”,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延兴四年,即477年。北魏所置以上三县,水池比蓝川早置5年,比蕈川早置32年。这表明置水池县在前,置蓝川县在中,置蕈川县在后。如果将北魏水池县同唐安乐县的置县时间予以比较,就会明显看出,水池县要比安乐县早置170多年。另据考证,历史上在今康乐境再无比北魏水池县置更早的县,而水池县治有设于今县境景古乡“旧城”③。这就清楚不过的说明,北魏水池县才正真是在今康乐县境最早设置之县。
二、西魏建置沿革
东、西魏分离,今康乐境属西魏辖地,原北魏水池县建置因而不改④。北周取代西魏,先改水池县为蕈川县⑤。再改蕈川县为水池县,治原址,隋因之⑥。隋末,全国大乱,薛举乘机据有陇西,形成一方割据势力。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世明平定薛举之子薛仁景,进而攻占陇西全境,原水池县地划归兰州狄道县统辖。武德中,又从狄道县析置安乐县,仍属兰州。后安乐县废,兰州“州额亦停”⑦,此地又划归狄道县统辖。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析金城郡狄道县,别置安乐县,改属临州⑧。肃宗乾元(758—760年)后,改安乐县为长乐县⑨,宝应元(762),县地临于吐蕃1⑩。
北宋初,西蕃仍据洮西之地。宋审宗熙宁六年(1073年)二月,王韶遣熙河路经略司,瞎张守约“渡洮,略定南山地”“领番部兵修筑康乐城”⑪。同年五月,神宗皇帝领诏命康乐城为“康乐寨”,并钦定由河州路统辖⑫。宋室南渡,金人占据陇右,洮西之地亦为金所有。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升康乐寨为康乐县,属临洮府⑬(1952年胭脂乡马集村金墓砖铭载:金大定十七年【1178年】为临洮府康乐县)。今县名始自此。
元朝建立,洮西尽为其有,遂置河州路而康乐县即被废置⑭,其地归河州路统辖。明初,将军冯胜率兵收复洮西,此地又归临洮府。明世宗嘉靖年间,在洮西今康乐县境分置景古、胭脂、党川三里。清朝时
甘肃省康乐县建置沿革考述
本文2019-12-29 12:54:01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923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