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集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苏集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精准办的业务指导下,镇党委、政府深入谋划、精心组织,把我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基本情况
(一)贫困人口退出情况
苏集镇共9个行政村,5957户24491人。有4个贫困村,分别为丰台村、马寨村、周家沟村、古洞沟村。2013年底建档立卡户1245户5510人,2014年底脱贫282户1470人,2014年返贫6户24人;2015年脱贫184户909人,返贫9户47人;2016年脱贫293户1410人,新识别纳入211户923人;2017年脱贫115户613人,返贫2户8人,新识别纳入26户124人;2018年脱贫235户1097,返贫1户5人,新识别纳入3户10人;2019年脱贫324户1495人,剩余70户315人,2014年-2019年稳定脱贫1430户692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2%。
(二)贫困村退出情况
我镇共有4个贫困村,分别为丰台村、马寨村、周家沟村、古洞沟村,其中马寨村、周家沟村、古洞沟村为深度贫困村。丰台村、马寨村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周家沟村、古洞沟村计划2019年整村退出,对照贫困村退出验收标准,贫困发生率方面:按照2019年预脱贫人口摸底,周家沟村剩余贫困人口98户505人,2019年脱贫92户485人,未脱贫6户3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4%;古洞沟村剩余贫困人口88户419人,2019年脱贫80户379人,未脱贫8户4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7%;产业发展方面:古洞沟村、周家沟村主导产业为种养殖、光伏农民专业合作社,光伏电站已建成并网发电分红。基础设施方面:两村都通硬化路、自然村通动力电、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有学上、有村卫生室、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经州级验收,两村达到贫困村退出验收标准,于2019年退出贫困村序列。
二、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2016年:一是新建投资200万元、占地11.54亩的高楼子村级文化中心;二是投资315.68万元硬化高楼子村11220平方米、塔关村12550平方米、苏集村9850平方米村社道路;三是累计投资116万元为29户无自建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修建住房91间;四是投资253万元为2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项目;五是投资19.6万元对1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庭院亮化;六是精准扶贫贷款712户3560万元;七是投资17.1万元实施技能培训98人、实用技术培训463人次。
2017年:一是制定帮扶方案。今年以周家沟、古洞沟和马寨3村为重点,深入村社农户,摸清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预脱贫计划;二是严格落实责任。继续坚持人大主席、镇长包片巡回督查、包村组长定期自查的工作制度,分层分级抓好任务落实。同时,镇上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副书记任副组长、镇精准工作站业务骨干为成员的专项督查组,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督查通报工作;三是核查户级信息。各帮扶责任人对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逐人进行入户核实,主要核实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28条;并按照县上统一安排,根据“十不算、十不脱”规定,我镇对2014~2016年度脱贫人口进行了全面核查,核查出17户79人属于脱贫人口中的未达标人口,其中2014年7户44人,2015年10户35人;四是东西协作。按照县上确定的周家沟和古洞沟两个东西协作村,经摸底调查,到村项目计划投资4174万元,其中:周家沟计划投资2472万元、古洞沟计划投资1702万元;到户项目,将对周家沟村146户711人和古洞沟114户609人贫困人口,列入到户项目16项,累计投资318万元。五是深度贫困。将对确定的周家沟和古洞沟两个深度贫困村和未脱贫的贫困村马寨村,到村项目计划投资3216.75万元,其中:周家沟2040.7万元,古洞沟1610.4万元,马寨565.65万元;到户项目计划投资582.66万元,其中:周家沟181.85万元,古洞沟294.85万元,马寨106万元。非贫困村(苏集、塔关、高楼子、半坡、关扎)贫困人口280户,1196人,计划列入到户项目资金682.3万元。六是扶贫项目审计。经县上审计检查,我镇互助社累计逾期借款金额85万元、丰台村5公里u型槽损坏断裂和高楼子村村委会建设中存在的门窗未安装、文化广场花园粉刷灰面部分已脱落等问题,经镇政府督促,现已全部完成整改;七是到户项目验收。到户项目验收工作,由驻村队长负责全村,各帮扶责任人具体负责,通过对全镇136户659人预脱贫户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对132户落实危房改造等20项到户项目资金127.962万元;八是五类资料整理。按照五类资料整理统一标准,镇精准站人员分片负责指导,组织各村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截至目前,镇精准站五类资料整理已完成,全镇9个村已通过县指挥部审核,已完成装订。九是脱贫验收核查。验收小组严格按照贫困人口退出验收程序,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验收指标,逐户逐项全面开展核查验收,通过验收我镇2017年共有115户613人全面达到脱贫标准并退出。
2018年:一是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方案。今年以周家沟村、马寨村和高楼子村3村为重点,帮扶责任人深入村社农户,摸清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预脱贫计划;二是贫困户信息核对。各帮扶责任人对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逐人进行入户核实,主要核实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三是贫困人口摸底。2018年预脱贫户摸底工作,由驻村队长负责全村,各帮扶责任人具体负责,通过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摸底调查,共排摸出2018年预脱贫273户1265人。四是2017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我镇认真对照县脱贫攻坚文件中存在的20个方面39项问题独一对照、认领,共查摆我镇在2017年度脱贫攻坚方面存在11个方面13项问题,分别对应制定整改措施13条,明确党委书记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带头抓好落实,同时,各村对照镇上查摆的问题对照查摆,制定措施,抓好整改。目前,六大产业与“一户一策”对接工作已完成,劳务摸底工作已完成摸底,并建立台账,完成了2014至2015年到户项目摸底,共确定396户。五是大数据平台错误信息修改及漏登补录情况。对照县精准扶贫指挥部下发的我镇9个村贫困户错误信息修改及人员漏登补录文件,8月份完成一批录入,10月20日大数据平台再次开通,镇上安排录入员加班加点准确、按时在大数据平台于11月10日全部完成录入工作。六是危房改造及排危工作。一是d级危房改造工作,2017年度剩余24户未改造,目前24已全部修建完工入住。二是2018年度c级危房改造工作,c级危房共涉及321户,2018年任务数为190户,现已全部完成改造,剩余的131户将在2019年完成改造。三是农村危房排危工作,我镇今年排危共涉及群众141户,现已全部完成排危拆除和修建任务。七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一是对各村陈年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截至目前,共清理垃圾860方;二是对集镇超门店经营、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涂乱画乱贴、乱倒垃圾等进行巡查整治,共整治超门店经营156户,拆除乱搭乱建95处,绿化树木及商铺门前绑、钉、挂128处,规范私屠滥宰铺面4处。三是集中力量对苏集河流域塔关段、苏集段、高楼子段和马寨段进行整治,对在河道内生长的树木、堆积的垃圾和淤泥出动大型挖掘机进行清理清除,截至目前,共出动大型挖掘机100多次,清理清运垃圾和淤泥1000多方。四是协调中科公司人员每天分上午、下午两次定时对街道垃圾堆放点、商铺门前、道路及渠道垃圾进行收集清运。
2019年:全力冲刺清零,确保整县脱贫摘帽
1、控辍保学方面。县教育部门反馈我镇失辍学学生共9人,(建档立卡学生2人),其中:已劝返到校5人,年龄与实际不符修改2人,重复户口销户1人、患癫痫病无法上学1人。教育扶贫工作已清零。
2、危房改造方面。2018年我镇存量危房共131户,截止目前,已竣工入住130户,未完工1户;2019年新增危房128户,截止目前已竣工113户,未竣工15户,其中2户正在内粉,13户玻璃未安装。历年“半拉子”危房未完工5户,正在粉刷1户,门框未安装2户,玻璃未安装2户,10月底危房改造及历年“半拉子”工程全部清零。
3、易地搬迁方面。苏集镇易地搬迁共132户(古洞沟村48户、关扎村84户),截至目前,搬迁入住105户(古洞沟村46户、关扎59户),未入住27户(古洞沟村2户、关扎25户),易地搬迁入住工作于10月底全部清零。
4、医疗保险方面。我镇现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7125人全部缴费并完成票据发放工作。疑似建档立卡人员未参加医疗保险18人,经入户核查,其中失联14人、服刑2人、婚迁2人。失联及服刑人员相关印证资料已送至县合管办,婚迁2人已参保并打印合作医疗票据,参保率达100%,医疗保障工作已清零。
5、养老保险方面。全镇养老保险应缴费12772人,贫困人口政府应代缴589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应代缴人数4174人都已全部代缴;一般户个人已缴费打票6874人,养老保险工作已清零。
6、安全饮水方面。全镇共摸排自来水未入户及供水不稳定116户,已全部入户,安全饮水工作已清零。
7、户籍人口核查方面。全镇共6021户24503人,截止10月14日,出生登记户口463人、死亡注销户口348人、迁出户口2107人,应迁2074人,33人未迁出;迁入户口1979人,应迁3032人,53人未迁入;迁入集体户195人;解决一家多户674户1289人、删除重复户口21人、变更年龄61人;换领户口本2600本。
8、产业扶持方面。2019年到户产业资金共959.6万元(其中新繁育牛犊、羊羔37.6万元)。目前已全部完成报账(牛羊报账810万元、特色种植业5万元、无意愿养殖户109户136万元、新繁育牛犊、羊羔37.6万元)。
9、“一拆四改两化”方面。6月份完成贫困户晾晒场及存放室报账共65.3万元(其中晾晒场166个41.5万元、存放室85个23.8万元)。7月底完成四类户报账(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晾晒场及存放室报账220.12万元(晾晒场372个93万元、存放室454个127.12万元)。完成一般户“一拆四改两化”报账498.263万元(拆除危房150户761间,补助资金15.22万元;新建围墙404户16735.3平方米,补助资金128.358万元;新建大门393个,补助资金127.725万元;农作物存放室382间106.96万元;农作物晾晒场480户120万元)。10月份修建“一拆四改两化”需求922.38万元资金已向县财政局申请。
10、建档立卡户劳务输转。向厦门同安区劳务输转总任务25人,截止10月16日,已完成输转47人。
11、环境卫生整治。一是对苏集集镇垃圾堆放,商铺超门店经营,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商铺门前、电线杆上乱贴乱画、乱打小广告,乱搭乱建,道路车辆乱停乱放,行人乱扔、乱倒垃圾。通过整治,达到街道环境整洁有序。二是为了提高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综合管理水平,通过召开村民知情大会,向村民发放《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调动全民参与进行整治,重点对破旧房屋、残垣断壁进行拆除,发动群众对房前屋后、室内卫生进行整治,各村已初步达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焕然一新、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持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全面落实省州县经济工作、农村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总体部署,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落实“五个一批”精准扶贫举措,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下足精细精微精确“绣花”功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促进全镇脱贫攻坚再上新台阶。同时,按照县上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安排和要求,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明确驻村帮扶责任,制定贫困户精准帮扶计划,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全镇精准扶贫工作进度的顺利完成。
(二)抓作风攻坚力促责任落实
我镇高度重视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健全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明确镇村和各个脱贫攻坚责任人的责任,镇党政一把手扑下身子,坚持对脱贫攻坚工作亲自上手、一线示范,镇班子成员发挥表率作用,不以距离县城近为借口,放松要求,坚持落实“五天四夜”工作制度,经常深入村组,入户摸透实情,镇村干部思想认识到位、作风过硬、工作扎实,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工作中不找任何借口,不讲任何条件,做到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添乱,通过以上率下,确保责任履行到位,打造出了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三)强化对驻村第一书记的管理
首先要求村两委干部要支持配合第一书记的工作,让他们在农村有面子、有位置、有胆子,工作舒心,一方面坚持强化工作检查、情况反馈和履职督导,镇领导主动与派出单位沟通联系,让第一书记在农村安得住身,沉得下心。同时,强化督导督查,通过纪律约束保证正常工作开展,组织第一书记分组督导观摩,交流工作经验,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和调动第一书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成为一名精业务,强素质的第一书记,通过以上措施和办法,形成从上到下人人压担子、个个有任务,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存在的困难
一是产业基础薄弱,特色农产业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规模。同时村集体经济薄弱,对村上的带动能力不足。
二是由于尚未形成优势新型产业,仅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规模化,导致种植、养殖等产业扶贫的落实程度较差。
三是部分帮扶干部观念老化,对所帮扶户增收产业计划制定的不切合实际,增收渠道单一。
四是由于省县帮扶单位在资金、人力等方面情况不同,帮扶力度、成效及帮扶进展不平衡。
四、今后工作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落实到村到户项目,按时完成年度的计划任务。一是严格按照我镇工作学习制度,继续定期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组织镇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召开会议,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开好村民知情大会,提高群众思想认识,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加强群众自主脱贫意识,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三是进一步靠实责任。严格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行动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靠实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积极协调、妥善处理解决各类问题,探索抓落实长效机制,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行动开展的常态化、长效化。四是切实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管理,认真做好扶贫建档立卡及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不断修订完善贫困户帮扶措施,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五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苏集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本文2019-12-23 09:17:14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9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