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三举措强化执行保民生
今年6月以来,**法院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执行会战”活动,切实解决了执行案件积压的问题。自活动开展以来,共执结案件85起,拘留5人次,执行人员下乡100余人次,结案数由第一周结案10起逐渐攀升为第四周结案30起,有效保障了社会民生。
一是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执行工作。坚持“早计划,晚总结”工作模式,每周一上班后召开早会,对一周工作进行计划安排,对执行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和方面,以及执行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对逃避执行现象普遍的问题,探索反规避执行的对策,注重提高干警业务素质以及善于做群众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每周五下午对一周的工作进行总结,对执行案件实行差错分析,严格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对执行消极不作为行为实行通报惩处制度;坚决消除执行工作中的腐败现象,畅通人民群众对执行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举报、控告渠道,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惩处力度。
二是强化执行信息,建立动态网络。加强执行指挥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执行110”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全天候值班制度,向社会公开24小时值班电话,凡是当事人或其他群众发现被执行人行踪及财产线索的,均可拨打法院“执行110”电话,值班人员接到举报通知后,本县范围内确保1小时内派员到达现场,及时予以处理;加强执行联动,构建执行“天网”,与金融、国土、民政、财政、公安、交警等多部门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执行信息全覆盖;建立信用惩戒机制,通过当地媒体以“照片+信息”双公开的方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限制出行、冻结银行账户等形式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三是坚持和谐执行,慎用强制措施。积极探索执行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全力推行以执行促和解、以执行促和谐的理念,积极推行四种和解法:“案例引导和解法”,用典型案例释法说理,通过后果警示,促使其自觉履行义务;“换位思考和解法”,对确无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分解的方法,让申请人了解法院执行困境,消除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误解;“亲情和解法”,对当事人是亲情关系的,巧借双方都信服的亲属参与和解,以判决为依据,以亲情为溶点;“放水养鱼和解法”,对暂无履行能力但有履行意愿的被执行人,采取暂缓执行、分期执行的方法,积极营造良好的执行环境。
**法院三举措强化执行保民生
本文2019-12-20 09:46:22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