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市2019年植保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9-12-15浏览:2503下载234次收藏

某市2019年植保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我市植保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及市农委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牢固树立“绿色植保、科学植保、公共植保、智慧植保”理念,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以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绿色增产和2020年农药零增长为目标,有力行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我市2019年植保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情况

(一)主要病虫发生与防控情况

2019年,草地贪夜蛾首次迁飞侵入我国。5月18日,我市舒城县万佛湖镇汪湾村查见草地贪夜蛾幼虫危害,随之该虫在我市7个县(区)发生为害,其中春玉米田发生面积6709亩,平均被害株率6.0%,最高被害株率29%;夏玉米田发生9072亩,平均被害株率5.9%,最高被害株率25%;秋玉米发生4120亩,平均被害株率6.5%,最高被害株率41%。全市草地贪夜蛾累计发生19901亩,玉米平均被害株率6.1%,

全市累计防控面积67577亩,防治效果达92%。2019年,我市午季作物种植面积230万亩,其中小麦188万亩、油菜42万亩。小麦病虫总体偏轻发生,病害重于虫害,累计发生面积216.5万亩,其中小麦纹枯病中等发生,小麦赤霉病、小麦蚜虫、麦蜘蛛等轻发生。油菜病虫总体偏轻发生,发生39.5万亩次,其中油菜菌核病偏轻发生,油菜蚜虫、油菜霜霉病、油菜病毒病轻发生。经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组织监测和指导防治,全市累计防治面积600余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面积260余万亩次,全市挽回粮油等产量损失3万余吨。2019年我市水稻种植面积605万亩,其中单季稻种植面积599万亩,早稻、双晚各3万亩。全市水稻病虫害总体偏轻发生,累计发生1070.5万亩次,其中二化螟、纹枯病总体中等发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总体偏轻发生,局部中等至偏重发生;稻瘟病总体轻发生,局部田块、部分感病品种偏重发生;稻曲病总体偏轻发生,局部地区中等发生。累计指导防治面积1596万亩次,共挽回产量损失32万吨。

(二)全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控措施

1、高度重视,及早部署。

面对草地贪夜蛾的入侵危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部门主动入位担当,及时采取监测防控等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抓好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市委书记孙云飞亲自过问防控工作,市长叶露中陪同张桃林副部长进行了现场指导防控工作,并对防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市委常委、政法委高斌书记听取防控汇报并提出要求。6月6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紧急会议,市政府对全市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强调、再部署。会后,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切实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六政明电〔2019〕3号),要求各地一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二要认真做好监测预警,科学防范应对,三要加大投入,做好防控保障,四要强化领导,落实防控责任。6月11日,孙学龙副市长到金安调研,对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担当,二要加强指导,科学防范应对,三要加大投入,强化工作保障。5月24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参加了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会后就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二要全面加强监测预警,准确研判发生态势;三要明确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对策;四要强化属地责任,全力做好防控工作;五要加强科普宣传,提高技术到位率。6月6日,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2019年xx市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指导全市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6月13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参加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推进落实视频会议,并就下一步防控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加强监测,全面掌握发生动态,二要把握时机,科学开展防控,三要加强督查指导,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6月20日,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领导组,以强化全市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3月28日,召开了全市植保工作会议,会上要求各地加强监测,并组织学习了《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草地贪夜蛾测报调查方法(试行)》和《2019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试行)》。5月20日,下发了《关于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严防其暴发成灾。

针对全市午季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全市上下统一认识,及早谋划,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层层落实。2018年9月,市植保站印发《xx市2018-2019年度小麦、油菜重大病虫防治预案》(六植字〔2018〕18号),要求各地切实抓好我市小麦、油菜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增强防治主动性、预见性和科学性,确保夏季粮油生产安全、质量安全。3月29日,市植保站组织召开全市植保工作会议,专题部署了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4月1日,印发《2019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六植字〔2019〕5号),要求各地进一步抓好赤霉病防控措施贯彻落实。4月3日,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小麦赤霉病防控指挥部,进一步强化强化组织领导和赤霉病防控的指挥协调作用。4月17日,市农业农村局在裕安区江家店镇林寨村召开全市小麦赤霉病防治现场会,会上传达了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对小麦赤霉病防治要求“高度重视、抓好落实的批示精神”,并就抓好当前小麦赤霉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控工作提出“站位要高、防治要准、工作要实”的总体防治目标要求,要求做到要有防治技术方案、要成立赤霉病防控组织、要成立赤霉病防治技术指导组、要宣传到位、要有资金投入、要检查督促到位,以确保我市小麦赤霉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各项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打赢以赤霉病防治为主的午间病虫害防控硬仗,确保午间夏粮丰收和生产安全。我市各地也通过下发文件、成立指挥部、召开现场会等安排推动防控工作开展。为抓好夏秋作物病虫害防治, 6月3日印发了《关于印发2019年xx市夏秋季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和蝗虫防治预案的通知》(六植字〔2019〕10号),要求各地认真抓好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切实提升我市病虫害防治水平,全力保障农业增产增效。

2、加强监测,及早预警。

市及各县区植保站安排专人负责田间病虫草情监测,并充分发挥各地监测点作用,定期积极开展大田普查和系统监测调查,及时汇总分析病虫发生动态,适时发布情报,指导防治。2月下旬起,全市实行午季作物主要病虫发生与防治情况周报制 确保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各级植保部门增加了调查频次和普查范围,积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病虫监测调查,严格按省站要求上报小麦赤霉病监测数据、防治行动情况,密切关注小麦生育进程和天气预报,及早发布预警信息,做好领导决策参谋。5月中旬起,我市各地以玉米为重点调查作物,全面组织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工作,安排专人负责,严格虫情报告制度,实行发生情况每日调度、零报告制度。在水稻病虫草发生与防治的关键时期,实行周报制度。同时,市植保站每周至少2-3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全面调查掌握病虫发生情况。市植保站分别发布了一代二化螟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xx市单季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二代二化螟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注意查治稻纵卷叶螟、xx市迟熟中稻、晚稻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等病虫情报。据统计,市植保站全年共发布病虫情报10期,网络和报纸等媒体刊登病虫防治信息20余篇,全市发布病虫情报及植保信息50余期,印发近20万份进行散发、宣传和张贴等。

3、强化培训,扩大宣传。

针对突发性病虫草地贪夜蛾,市植保站通过微信群,利用调查中拍摄的草地贪夜蛾在我市玉米田间为害典型症状及各虫龄幼虫形态图片,对全市测报人员进行了测报识别培训。各县区也陆续在各乡镇组织召开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培训会。6月5日,组织各县区植保站技术负责人参加了在我市召开的全省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班。将有关防治技术和信息在市农委、市政府网站、市新闻网站及皖西日报等媒体进行及时宣传和报道,营造良好氛围。4月13-28日期间,市农委分别与市电视台、市气象局合作,在电视台黄金时段和天气预报栏目滚动播出赤霉病防治提示,同时在天气预报栏目期间插播赤霉病防治技术要点。据统计,全市散发病虫防治资料及明白纸50余万份,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报道病虫及防治信息400余次,开展专题技术培训和讲座近200期,受益群众达5万余人,接受电话咨询近2万人次,编发手机短信近500万条,悬挂宣传条幅1000余条,有效指导了全市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4、突出重点,科学防控。

面对突发草地贪夜蛾虫情,全市上下科学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市2019年植保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