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卫生计生委2019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范文)
县卫生计生委2019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县卫生计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卫计委正确指导下,全县卫生计生工作深入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基本完成。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卫生计生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一)健康脱贫兜底“351”和“180”工程。截至目前,全县贫困患者累计享受“351”政府兜底保障6398人次、累计支出3839.63万元;享受“180”7713人次,资金累计支出525.32万元,贫困人口综合报销比例为92.75%,全县贫困人口慢性病累计鉴定4085人。
(二)智慧医疗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县乡村三级医生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实行“1+1+1”分工协作。县级签约医生112人、乡级签约医生108人、村级签约医生258人。全县共签约282161人,签约率48%;有偿签约86129人,签约率16%;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档贫困户覆盖率达到100%。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9年,全县参合总人数为528030人,覆盖农业人口507886人,参合率为103.97%。2019年全县实际筹集新农合基金35378.01万元,其中:各级财政配套25873.47万元,农民个人缴纳9504.54万元(含县政府补助1320.08万元)。截止10月31日,我县住院补偿62121人次,住院总费用42778万元,农合补偿24920.53万元,实际补偿比58.26%,次均住院费用6886.24元,人均补偿4011.62元;门诊统筹补偿306264 人次,门诊统筹总费用4171.71万元,补偿2728.85万元。累计受益率70%,新农合实际补偿比达61.84%。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2019年我县新农合大病保险由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全年大病人均参保标准45元,截止10月31日,大病保险补偿3811 人次,补偿金额1009.76万元。
(五)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人才能力提升方案已制定下发,任务已下达。2019年xx县钱庙乡卫生院方贤训、xx县xx中心卫生院朱贺森获得安徽省第三届“乡镇卫生院优秀骨干医师”称号。
(六)妇幼健康及计生特扶。截止10月份我县婚检任务完成6870人,儿童免疫规划接种11.35万针次例。计生特扶124人,其中手术并发症56人,共发放85万元。
二、综合医改工作稳步推进
(一)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初步建立。制定《xx县县域医共体转诊工作实施方案》,全县医共体双向转诊平台系统也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二)通过改革支付方式,实行农合基金按人头总额预付和单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支付方式,扩大支付方式改革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覆盖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全县实施病种163种,2019年前三季度县人民医院单病种付费率达37.29%,淮南东方医院集团凤凰医院达42%,新长征医院达38.69%,县中医达20.42%。
(三)继续推进同病同价。县级牵头单位托管乡镇卫生院、机构内绩效分配新机制三项创新试点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县推开。县医共体内试点同病同价项目,在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内试点县级牵头单位托管乡镇卫生院项目和机构内绩效分配新机制项目。
(四)落实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县级医院负责“100+n”病种以及重症患者收治,对县外实行集中转诊,同时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技术帮扶,逐步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恢复乡镇卫生院产科和手术。乡镇卫生院负责“50+n”种常见病收治、急诊转诊、接收下转病人及公共卫生工作。
(五)医联体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县人民医院分别与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蚌医二附院、淮南市一院、安徽省口腔医院5家医院共建医联体。县中医院分别与安徽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省针灸医院3家医院共建医联体。
(六)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各医共体组建由县乡村三级医生组成的“1+1+1”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共同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落实免费服务包的基础上开展有偿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机制,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签约服务范围。
(七)加强监管定期考核。每月对全县医共体各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监测,每季度召开全县医共体工作运行分析和工作推进会。重点关注:县外住院率、临床路径和按病种付费执行率、双向转诊、“三费”控制等重点工作。按照省卫计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制定的《县域医共体试点运行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方案(2017版)》的考核标准,每季度对全县各医共体运行指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全县通报,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向各医共体成员单位下发整改清单,限期整改。
2019年,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复审、省级“健康促进医院”验收等工作。县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以“二甲”中医院标准调战略、壮队伍、求发展,不断提高诊疗服务水平。
三、全力实施健康脱贫工作
(一)进一步优化综合医保政策,稳固政策成效。优化“351”“180”政策,加大对贫困人口44组重大疾病和专项救治病种的政府兜底保障力度,目前住院个人自付比例不超过10%。进一步强化大病、重病兜底的政策效应,县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收治贫困患者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全县贫困患者累计享受“351”政府兜底保障6398人次、“351”政府累计支出3839.63万元;慢性病门诊贫困患者累计享受“180”7713人次,资金累计支出525.32万元、贫困人口综合报销比例为92.75%。
(二)进一步规范大病救治诊疗,增强靶向效应。加大分类救治力度,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15种以上。对照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中贫困人口患病的种类、数量,进行认真、细致的摸底、筛查,124人建立了大病专项救治台账。我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制定救治计划,做好农村贫困人口新增病种的救治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质量,针对贫困人口不同健康状况,设计个性化的签约服务包,增加签约服务“含金量”。调整充实县乡村三级签约团队,实行“1+1+1”分工协作。目前,县级签约医生112人、乡级签约医生108人、村级签约医生258人,全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61218人,签约率44%;有偿签约人数82261人,签约率14%;签约服务覆盖率达7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建档贫困户覆盖率达到100%。
(四)开展贫困人口慢性病“零材料”集中鉴定工作。为扩大“180”政策覆盖面,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综合医保保障水平,各乡镇医院开展贫困人慢性病“零材料”集中鉴定工作,全县贫困人口慢性病累计鉴定4085人。
四、妇幼健康计生服务注重实效
(一)基本公共卫生项目
一是孕产妇健康管理。截止
县卫生计生委2019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范文)
本文2019-10-25 20:45:31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680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