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9-10-10浏览:2976下载244次收藏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的概念持续升温。“互联网+”思维也为农产品营销带来历史性发展的机遇,将农产品营销真正带入网络化时代。一方面,国家有关政策相应出台,大力扶持农业电商的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与农资企业不停发力,以争夺农业电商蓝海。当前,我国农村网民达到2亿,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超过4600亿元。   

目前,我镇以血橙为主的柑橘自产业化发展以来,种植面积达1.5万亩,拥有川南血橙之乡美誉,收获面积近万亩,年产量2万吨以上,是独具特色的农业镇。xx血橙在我镇各村均有种植,上市时间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xx血橙果皮特光滑,成熟时果皮及果肉血红色,因外观极其美观,迎合中国人喜庆日子喜欢红色的习惯,加之果肉细嫩化渣,汁多味浓甜,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12%-13%,果大无核,具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近年来,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市场竞争大,销售体系不完善,产品价值未充分体现的现状。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并利用“互联网+”推进我镇血橙产业链亟须解决和突破的问题。  

一、当前我镇大力推广“互联网+”血橙销售优劣分析   

(一)优势分析  

1、避免了多环节销售模式血橙的传统销售模式是:批发商――水果市场――销售商――消费者。批发商开着卡车到血橙园里选果、装车、运送、转手到水果市场,再到销售商的手中,最后卖给消费者。中间环节太多,导致一方面是利润的层层分解,市价3元/斤的血橙,经过各级批发商、水果市场和销售商,农户平均少赚1元/斤;另一方面是长时间运输对血橙保鲜的考验。传统销售模式中,血橙从采摘下来到消费者手中一般要5天时间,为了避免血橙在运送过程中熟透腐烂,血橙采摘时一般是八九成熟,口感远不及在树上成熟的果子。而电子商务营销,一方面可确保农户利润,另一方面通过电商物流,可待果实成熟之后摘下,确保两天内运送到消费者手上。   

2、确保果实的品质传统销售模式中间环节较多,如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难以追溯到源头,无法保障消费者的利益。而电子商务营销,使得农户直接面对消费者,更切实地保证产品的质量。  

3、拥有定价主动权,确保利润传统销售模式中,农户较为被动,坐等批发商上门进货,批发商掌握定价主动权,加之中间环节利润的分摊,农户实际所得较少。而电子商务营销,农户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可获得相对较高利润。   

(二)劣势分析   

1、xx血橙相对于其他农产品而言,容易腐烂变质,不适宜长时间存储,因此对其保鲜保质、物流配送等有较高要求。另外,血橙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有待进一步摸索。   

2、品牌化较弱xx血橙作为白庙特产之一,具有一定地域特色,但因xx血橙整体宣传不足,未能形成品牌效应。农户缺乏品牌打造意识,知名度较小。市场上各种价格不一的血橙品种混淆消费者的认知,导致消费者对xx血橙认识不够,信任度不足。   

(三)机会分析   

1、国家政策密集出台,大力扶持农业电商。2015年以来,国家针对农业电商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