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出台“三举措”改善养老服务
在杭州,老龄化发展迅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截至2017年底,杭州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67.18万人,占总人口的22.16%,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26.97万人。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杭州市即将出台一系列养老服务新举措,改变该市老年群体的生活,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
一、构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根据规划,该市将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政策体系完善,社会主体作用显现,体制机制创新,设施数量充足,能力提升显著,产业规模初具,城乡区域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与产业共同发展的“大养老”格局。
其中,社区居家养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养老模式,同时也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短板。该市旨在年内打造“最具养老幸福感城市”,探索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养护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如“互联网+助餐”服务,扩大对行动不便老人送餐上门的服务面;将老年人的卧室、卫生间等设施改造成更加适合老年人生活的模式等。同时,该市将把居家养老设施分为“街道级”与“社区级”两级。完善“城市社区步行15分钟、农村社区步行2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构建“街道(乡镇)-社区(村)”两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二、推出新一轮资金补助政策
为了引入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该市将实施新一轮养老服务资金补助政策。如针对居家养老类的补助,新增社区助老员补助、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补助、智慧养老补助等;针对养老机构的补助,有根据机构类型给予1000元到12000元不等的一次性补助、机构接纳失能失智老人的每人每月有600元补助等,且对机构进行等级评定奖励,按照星级标准给予1-5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补助。
除了资金外,还将构建养老服务人才评价、培养体系,持续完善护理员激励机制,切实解决人才合理流动和力量短缺问题。新政还规定,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在市区初次创办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企业,并担任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经认定,可给予企业连续3年的创业补贴,补贴标准为第一年5万元、第二年3万元、第三年2万元,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经认定的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企业就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给予每年1万元的就业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
三、涌现多种新项目新探索
目前,该市各个城区已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养老服务治理模式。如滨江区开创互助式养老支援服务项目,将青年志愿者引入养老机构同住,既缓解了年轻人的住房压力,也让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晚辈的陪伴;西湖区在全区镇街布点“幸福助老辅具租赁点”,为老年人无偿或低价提供轮椅、家用护理床等租赁,实现涉老器具“共享”并有序轮转;拱墅区提供智慧养老平台“阳光大管家”服务、下城区打造闭环式养老服务生态等。
随着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如何在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应对日益明显的变化趋势正在成为养老服务供给以及有关政策布局的一大考验。该市结合各个区的实际,推出了不同的养老服务和政策,也给全国各地的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XX市出台“三举措”改善养老服务
本文2019-07-09 17:07:16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