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X市法治建设工作的调研及其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9-05-28浏览:2639下载188次收藏
 

关于*市法治建设工作的调研及其建议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政府职能转型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需要。近年来,*市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法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不断提升。但是法治建设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成果的同时,一些问题随之而来。通过走访调研,对*市法治建设工作进行了一些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普法阵地建设逐渐走入“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构建全民普法格局,提升民众法治意识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实施普法近30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让绝大多数民众心中有了初步的法治概念。但近年来,随着普法宣传的力度不断加大,与之相反的是民众对此的真正关注度却有所下降。满街铺天盖地的宣传标语已经成为生活常态,反而更容易被人们所忽略。从基层反响看,民众的法律意识仍然淡薄,更多的流于口头和书面,大部分人所了解的法律也只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序良俗所违背的法律。

1.宣传方式仍以传统引导为主。政府法制宣传更多的是单向灌输式的舆论引导,这在去中心化、弥漫状传播、以“推送”与“互动”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难以取得明显成效。传统单向灌输式法制宣传方式由于难以与民众构成广泛“互动”,无法满足人们的参与、表达和被关注的需要,更容易流于形式。内容上过多的强调宪法、刑法等公法而忽视了民众维护个人利益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众的参与度。

2.社会受众面未完全普及。普法宣传的受众更多的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和一些受过教育的老人,他们本身就有一定的法律意识。而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和老人、提早辍学打工的未成年人等本身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体,无法从电视宣传和路边标语中真正得到法律知识普及,他们才是普法宣传真正应该重视的人群。

3.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建而不用。*市依托**公园、老街等公共资源,打造法治文化传播阵地,为市民营造浓厚的学法用法环境。但事实上这些法治文化阵地完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公园只是公园,老街还是老街,法制宣传标语和雕像都被荒废在一角,连公园门口代表执法公正的任法兽獬豸也只是一个雕像而已。

二、依法行政工作推进中与民众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X市法治建设工作的调研及其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