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文化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文化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于7月下旬开展了全市文化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调研组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先后深入田林县、西林县、右江区等县(区)和市广播电视台,对全市文化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投入和运行管理以及文化广播电视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等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随后,调研组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市人民政府及市文新广电局、市财政局、市编制办、市人社局、市体育局等市直单位关于全市文化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情况的汇报,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充分了解和掌握我市文化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文化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以强化文化广播电视设施建设作为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的重要手段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广播电视设施网络,全市文化广播电视设施建设与运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大投入,文化广播电视设施建设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公共文化设施方面。目前,全市共建有公共图书馆13个,即市级图书馆1个,12个县(市、区)各1个;文化(群艺)馆13个,即市本级1个,12个县(市、区)各1个;文博馆(所)15个,其中市本级、田东县、靖西市、那坡县各2个,田阳县、平果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隆林县、西林县各1个〔右江区、德保县暂时还没有文博馆(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2个,即12个县(市、区)各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35个(含2个街道文化站);农家书屋1856个,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2010年至2017年,共投入6亿多元完成了136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各县(市、区)均有分布,覆盖全市75%。
二是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方面。全市共有广播电视台12家,xx市广播电视台1个,除右江区外,11个县(市)各1个;广西广电网络xx分公司1家,各县(市)设有分公司;市、县级高山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建成13个,其中xx市1个,除田阳县外,平果县2个,其他县(市)各1个;2013年至2017年,共投资9000多万元建成108个乡镇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2016年以来投入296万元为边境地区8869户贫困群众发放了电视机和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2015年到2017年除右江区、平果县外,其他10县(市)共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实施提升贫困县县级广播电视制播能力项目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提升项目都在去年十九大召开前全部完工,使县级的采编播设备实现了由标清向高清数字化的跨越。
三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县以下是文化和体育广电局管理体制,所以调研报告写到体育这一块)。有县(市、区)体育公园3个,占县(市、区)总数的25%。县(市、区)体育馆8个(含在建2个),占县(市、区)总数的66.67%。县(市、区)田径场5个(含在建1个),占县(市、区)总数的41.67%,县级全民健身中心10个(含在建7个,2018年底完工),占县(市、区)总数的83.33%。街道小型全民健身广场1个,占街道总数50%。街道笼式多功能球场2个,占街道总数100%。乡镇带看台灯光篮球场105个,占乡镇总数的77.78%。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2个,占社区总数的29.33%。社区健身路径25套,占社区总数的36.7%。行政村村级篮球场143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9.53%。
(二)加强管理,公共文化广播电视设施总体运行良好
在管理方面,我市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主抓、镇村落实、群众参与的良好运行工作格局。
一是有管理制度。近年来,为加强文化广电设施的管理,我市先后出台了《xx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xx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和《市本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乡镇文化站管理的通知》、《xx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实施细则》、《xx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工作方案》等一批文件。
二是有管理机构。目前,全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文博馆所、电视台等所配备的各类文化广电设施均由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和广电机构进行管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配备的村级文化广电设施均由村委会管理。
三是有管理人员。专业人才队伍方面,目前,全市文化广电系统共有文化广电从业人员162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33个,包含正高级3个、副高级21个,中级161个。县级以上公共文化机构均根据辖区人口、馆舍面积、服务范围、工作职能等设置了人员编制数,并配备了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乡镇综合文化站共有编制内人员219个,平均每个文化站1.6人。文化志愿者队伍方面。目前,全市共有文化志愿者分中心1个、支中心13个、服务站36个、服务点95个,注册文化志愿者785人。文化专管员队伍方面。2017年开始,依靠“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服务惠民专项活动,全市1798个行政村已基本配备了文化协管员,但基本都由村干兼任,无专职管理人员。
四是有管理经费。例如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使用方面,全市171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每年共获得各级免费开放补助资金209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758万元,自治区补助资金289万元,市(县)补助50万元。
(三)注重实效,文化广播电视设施惠民功能明显
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及文化行政部门坚持建、管、用并重的原则,积极为广大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
一是免费向人民群众开放。全市共有171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利用场所、设施设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免费开放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免费开放单位每年投入经费1500余万,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各类免费开放活动800余次,惠及全市50万余人。全市1798个行政村每年每村至少利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戏台和现有文体器材设备开展了1次以上的文艺演出。公共体育设施每天开放时间超过6小时的公共体育场馆17个,占公共体育场馆总数的100%。学校利用节假日、课余等可利用时间向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1497个,占学校体育场馆总数的72.95%。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成为培养培训文体人才的重要场地。xx市坚持以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为支撑,采取因地制宜办法,各级文化部门用活、用足、用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注重人才培养,先后开设舞蹈、声乐、曲艺和小品等各类文艺培训班,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提供提升业务水平的机会。同时还从各类文艺骨干培训班中挑选优秀业余文艺工作者,聘用为文化辅导员,为组建各类民间业余文艺社团提供人才输出服务。2017年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举办各类培训班800多场次,培训专业、业余文艺人才队伍达5000余人次。组织全市文化广电系统干部职工(含基层工作者)参加培训23期,参加培训人员达1756人次。
三是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基层文化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文化阵地,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调动群文工作者积极性,组织各级业余团
关于我市文化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本文2019-03-11 17:37:37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241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