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改革开放40年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8-12-06浏览:2892下载175次收藏

改革开放40年**县农业农村经济

发展成就

(**县农业委员会)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农业农村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40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历经一系列深刻的农业农村改革后,农业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全面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稳 定发展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40年来,全县上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健康发展,乡村治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保供给水平有效提高;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加速融合;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经营机制日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品牌农业加速发展;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有效增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7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8.8亿元。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种养结构调整优化。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油菜种植面积4.5万亩,通过加大品种引进优化力度,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全县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总产13.06万吨,较78年增加2.47万吨。保障了全县粮食安全。通过虾稻种养、烟薯连作等高产模式,建立农业种养结构调整示范片,种养结构进一步优化。建成童埠圩万亩虾稻种养示范区,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23万亩,年实现龙虾产量1200吨以上;发展优质茶园面积2.72万亩,较78年增加1.1万亩,年产中高档名茶245吨,较78年增加76吨,茶叶年总产值近8800万元;发展特色蔬菜,建成连片莲藕基地3300亩、黄花菜基地1000亩,栽培食用菌235万袋。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施健康生态养殖,全县生猪饲养量7.56万头,牛存栏0.12万头,羊存栏0.32万只、家禽存栏313.7万羽,(1978年全县饲养量119976头,年出栏4万头,出栏率低于50%)。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新建县级农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乡镇农产品快速检测系统全覆盖,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100%,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有力推进。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不断增强。坚持以特色化推进品牌化、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化,推进九华黄精、九华佛茶等地理标志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依托特种水产、皖南土鸡、木竹加工等特色资源,着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产业合作社,不断提升农业特色品牌。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3家,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达到32.4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达到1.57:1,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体闲农业。突出推进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积极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省、市、县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年营业收入达到9亿元,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有力带动县城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特色农业品牌建设,提高**优质稻米、油料、皖南土鸡、黄石溪茶叶、加州鲈鱼、有机葛粉等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农业物联网建设,已建电子商务服务站(点)29个,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县。

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九华黄精产业的实施意见》,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科技研究院开展合作,制订省级“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并大力推广,九华黄精种植基地面积已扩展到6500余亩,带动贫困户160户,每户增收3000元以上。九华黄精已荣获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国家森林生态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九华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入选省“十大皖药”示范基地。围绕特色资源禀赋,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示范村,全县共有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58个,其中部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改革开放40年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