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濒危企业现状及其处置思路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濒危企业现状及其处置思路的调研报告
濒危企业(类似于僵尸企业),是指那些自身不具有造血能力,主要依靠银行续贷或借新债还旧债来勉强维持经营的企业,还包括已经停止经营但没有办理注销手续的企业。
处置濒危企业是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2017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着重提及僵尸企业处置问题,要求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国家国资委编有僵尸企业名录,**市政府也出台文件,要求在三年内在本市范围内处置2000家僵尸企业
一、 我市濒危企业的基本现状
我市经济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濒危企业。这类企业有的因经营管理不善,有的因财务成本太高,有的因缺乏科技含量,甚至有的因互相担保债务等等原因导致继续经营、维持生存困难,只得靠借贷生存或者直接停产。这些企业的存在虽然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在辖区企业总量上有一个好看的数据,但对我市经济的整体发展有害无益。
近几年来,法院处理了不少这类破产清算案件,这些破产、清算的企业其实就是濒危企业。近期,税务部门也公布了因欠税而纳入失信人名录的企业名单,这些企业严格意义上绝大多数都属于濒危企业。另外,有些企业主动申请破产清算,但得不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批准,企业主自身缺乏经营信心,企业自然无力起死回生,如不及时清算,资不抵债会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企业能依法设立,也就能依规退出,所以正确引导濒危企业尽早退出市场是供给侧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市场运行机制的必然要求。
二、 濒危企业存在的危害性
1.浪费资源。大量的土地、资金、原材料、劳动力等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被无效占用,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这些企业为维持生存,往往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承揽业务,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甚至偷工减料,很多企业缺乏安全生产措施和环保措施,抢占了健康企业的发展资源和机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3.给维稳带来潜在压力。由于企业缺乏盈利能力,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有的企业根本不能给职工缴纳社保,有的长期拖欠职工工资,甚至有的企业无力支付职工工伤
关于我市濒危企业现状及其处置思路的调研报告
本文2018-11-20 11:03:56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070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