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康门户区建设需要注入文化内涵
新安康门户区建设需要注入文化内涵
孙传志
围绕新安康门户区的整体规划布局,未来一个时期,我市将启动实施百余重点项目,吸引投资,彰显门户形象和发展实力。“依托汉水文明布局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建设丝绸之路展示馆、秦巴珍稀基因展示馆、南水北调展示馆、鎏金蚕广场,规划建设民俗竞技活动园、汉江影视文化产业基地等项目,统筹文化要素资源,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安康门户区建设的重点之一,我理解为这是在城市建设中体现文化元素,用自然区域的思维来展示城市文化的理念。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活力,只有深刻理解城市文化的内涵,才能真正把打造城市文化重视起来。打造新安康门户区有形文化,要做好规划设计,积极建设文化广场、博物馆等各类文化场馆。打造无形文化,要组织好文化进学校、进工厂、进社区活动,开办文化大讲堂、组织各类文化赛事、演出及展示展览活动,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等。
在新安康门户区建设中体现文化内涵,突出城市个性,强化公众认知,提升城市品牌。文化氛围越浓厚,城市健康发展的动力就越足。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具体形态纷繁复杂。因此,新安康门户区文化建设,必须从千差万别的文化形态中把握文化的本质,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精神价值。安康中心城市作为汉水文化重镇,在创建文明城市、发展旅游产业和打造“秦巴明珠”的今天,应遵循国家有关规定,争取国家相应项目,建设“历史文化街区”。诸如,东关回民文化区;西关码头文化区;高新商贸文化(民间工艺)区;新城民居文化区;文昌路茶饮文化区,等等。推进措施及奋斗目标,可由市住建局依据城乡建设部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科学规划,创建基础,申报项目;可依据历史文化风貌进行改造性建设,依据功能需求招商引资,开办经营性文化项目,引导居民经营相关项目;可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市民消费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做好公用设施配套,调整城市规划;可成立城市文化专家评审委员会,科学制订方案;可以州府级别、明清时代为基本定位,通过创建“历史文化街区”,进而实现创建新安康门户区特色文化的终极目标。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系统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提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文化功能角度集中肯定了文化的精神价值,可以说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的认知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安康门户区建设中,促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就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统领下,重视凸显安康特有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精神价值。如果缺乏精神内涵和精神价值的支撑,任何形式的文化产品难免会俗不可耐,任何形式的文化繁荣也只能是虚假繁荣。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社会越发展,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就突出。在新安康门户区建设中体现文化内涵:第一,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其精神境界。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的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加,新安康门户区的各类建设都要设置有作为人们工作外赖以生活和休憩的场所,不仅希望具备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硬件设施,更希望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成为大家赖以生存和坚守的“精神家园”。 第二,有助于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凝聚力是社会稳定的粘合剂,是维护稳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每项文化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市民、居民的参与和支持,他们在共同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由陌生到逐渐熟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加强,关怀与帮助增多,也逐渐形成了对大家共同生活的新门户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通常,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是新门户区一员以及自己作为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进而越能自觉主动关心事务,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改善环境,增强凝聚力。第三,有助于树立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一个社会的发展必须是经济、社会、文化的同步协调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同步,必然增加社会发展代价,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同时,社会、文化发展的落后,也必然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乏力。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和民族素质,建设现代化城市不仅需要有繁荣的经济,更需要有繁荣的文化。
依托机场周边、高铁站和未来市级行政中心等片区整体规划建设新安康门户区,是践行“五个扎实”的战略选择,是发展“三个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实现“追赶超越”的现实路径,高度契合安康发展实际。要着眼“百年大计、安康大事”,以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的责任担当和为子孙后代预留发展空间的历史使命,举全市之力推进新安康门户区建设。要把“安康创优精神”作为安康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还需要注重城市个性化和生命力的内部价值,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用文化的理念建设新安康门户区,城市文化细节在新安康门户区的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得到尊重并积极反映,是特色新安康门户区建设发展进步的必然,也是时代赋予城市建设者的历史使命。从广义文化上来讨论新安康门户区建设的文化内涵,我的粗浅认识是:
第一、新安康门户区建设注入文化内涵,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从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情况看,普遍存在着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一些城市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城市形象变得千篇一律,直接影响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质量。要正确引导城市发展,科学提高城市品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形成和强化自己城市的特色。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人们已不再单纯看发展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还要看城市环境和文化品位,以此来判断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否可持续发展。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品位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城市。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的文化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新安康门户区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和正在努力推进文化兴市发展战略。如果要让外地人能更好地识别安康,让本地人能清楚的了解安康,那就主要在于通过文化符号来识别,通过文化传承来认知,通过文化特色来吸引。
第二、城市文化特色的形成要经过一个历史过程, 新安康门户区建设注入文化内涵要按照建设发展规律,结合安康实际情况,打造文化特色。一要坚持历史的与现代的相结合。不能忽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也不能简单地只追求现代文化形象塑造。二要坚持人文的与自然的相结合。注意将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形象化。三要坚持特色的与共性的相结合。要强调自己的地域特点,也要有与时代相宜的时代特征。安康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还有独特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在建设发展中,要从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中,找到文化个性,强化文化特色,形成文化符号。同时,要立足本地文化特点,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古汉文化的文化因子,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影响,努力创新先进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共性的文化精神和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彰显安康城市文化特色的同时融入民族的时代的先进的文化共性。只有这样,安康文化才能根正枝繁叶茂,才能让人产生独特感和具有认同感。
第三、城市文化特色打造,不仅要城市物质财富积累,而且要形成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城市文化特色就是城市文化的个性体现。新安康门户区建设注入文化内涵,可以从广义文化角度作一个概念规划。一是继续加强文化场馆建设,围绕文化强市建设目标,加大文化载体建设力度。二是建设“新城文化景观”。高新区是安康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扩张发展的重点,是安康现代城市的代表,在文化载体、人文景观、文化标识、建筑风格、城市风貌等方面已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在新城区的建设发展中,要结合建设发展进程,更加应注意规划和建设好城市特色文化项目,在新城区进一步呈现具有安康文化特点和现代文化特征的城市文化特色。三是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四是抓好文化标识工程。要在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新区扩张中,在城区特别是在新城区要注意规划和建设体现安康的文化特点和现代特色的文化标志。
(作者单位:安康市委巡察办 13309158198)
新安康门户区建设需要注入文化内涵
本文2018-10-25 09:45:17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019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