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纪委2018年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36专项行动总结
乡镇纪委2018年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36专项行动总结
中共xx县纪委:
为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按照《中共xx县纪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2018年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36”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汉纪办〔2018〕19号)文件精神,xx乡纪委积极开展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36”专项行动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强化领导责任
xx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周勇为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彭超以及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艳为副组长,各办站所、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纪委,负责日常具体工作。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从作风问题入手,狠抓责任落实,压实乡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完善和落实制定的工作方案,紧盯关键人、紧盯关键事、紧盯关键点,动真逗硬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到教育引导与纪律约束并重、深挖细查与跟踪督办并举、制度建设与常态长效并进。
二、加强宣传,营造行动氛围
通过宣传栏、横幅加强宣传,利用人群聚集时段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采取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联村干部督促执行机制,定期到联系村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36”专项行动,加强与村两委,基层干部交流座谈,对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行公开通报。
三、狠抓落实,全力推进专项整治行动
(一)重点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1.集中治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重点整治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挥霍浪费、套取扶贫领域及农村低保、产业扶贫、对口帮扶等专项资金;违规干预插手扶贫工程,扶贫项目分配安排、审核审批、检查验收等环节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农村“村霸”、宗族恶势力把持村级组织,强拿、强要、强占扶贫资金、项目等问题。
2.集中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重点整治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顾当地实际和群众意见盲目决策、乱上项目,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纸上脱贫;精准识别、措施到户、脱贫成效不精准,以及贫困村、贫困户虚假“摘帽”;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唱功好做功差;热衷于签订“责任书”,习惯简单将责任下移,试图让“责任书”成为“免责单”;凡事都要上级拍板,上交矛盾等问题。
3.集中治理扶贫领域基层“微权力”运行和公开不规范问题。
重点整治在扶贫政策落实执行,扶贫项目资金分配、管理、使用中程序不规范、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促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基层“微权力”规范、阳光、高效运行。
(二)重点整治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
1.集中治理“村霸”问题。
重点整治“村霸”、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背后的腐败行为,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利用家庭、宗族、宗教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在脱贫攻坚、农村经济社会事务中非法捞取不当
乡镇纪委2018年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36专项行动总结
本文2018-10-25 09:00:09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