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情况汇报
某区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情况汇报
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是浙江省提出的供销社综合改革思路,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成都市xx区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和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契机,以“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农合联”组织体系建设为载体,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中,开展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情况
一是为提升供销服务能力,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成都市率先建成了农资连锁服务体系,采取进货端加盟、售货端挂靠的方式,将全区8家农资批发企业、145家农资经营网点、12个基层供销社纳入供销系统农资供应体系,初步搭建了农资供销保障平台。
二是为生产、供销、信用服务创建合作环境,积极筹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农合联”),搭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涉农协会、涉农企业、涉农金融机构等合作平台,联系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85家,进入供销系统的农资企业、基层供销社、公司120家,目前已发展“农合联”会员200余个。
三是为生产、供销、信用合作提供服务阵地,加快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区级为农服务中心直接选址在安德泉水村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实现为农服务下沉到田间地头,是xx区首创特色。中心面积630平方米,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7月中旬投入使用。初期可提供农资供应、会计代帐、信息咨询、农合联会员企业服务等功能。同时,将全区划分为6个片区,分别以安德、唐昌、新民场、花园、郫筒、犀浦为中心,建立6个为农服务分中心,扩大服务辐射面积,增强农合联生产、供销、信用等服务功能,真正让农合联与农民群众坐到同一条板凳上。目前安德、新民场两个分中心已建成。
四是为紧密联系广大农民,将生产服务延伸到户,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几年,仅供销社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2家,全区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87个,注册资金48975万元,其中种植业234个,养殖业8个,服务业43个。专合社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开展了以合作社内部成员权益融资为主,政府资金扶持和金融机构贷款为辅的信用服务。目前我区农民专合组织成员总数达3.3万户,带动农户5.8万户;获得市级以上的示范社共有27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个、省级示范社13个、市级示范社11个。
五是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天府水源地农业品牌建设、农业精品园区建设、智慧农业建设、供销社综合改革、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供销社系统加强内部建设,采取公司+基层供销社结队共建的形式,缓解了自身人员、资金不足等问题,成为联系专合社、服务农民的重要力量。
二、推进“三位一体”建设的主要措施
xx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措施主要体现在xx区深化供销合作社实施意见中,《意见》于2017年12月28日以区委区政府文件形式出台。改革思路是在成都市提出的框架下进行的,提出的是“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农合联”的“三位一体”组织服务体系,并以农资供应保障平台、农产品销售平台、庄稼总医院在线服务平台、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建设和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代理服务、合作服务五大服务机制建立为主要改革内容,涵盖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建设内容,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以现有供销社系统为基础,建立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和6个分中心,提供农资服务、会计代帐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农合联会员企业服务等功能。
二是整合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济组织等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实现全区农村经济组织大联合,对内优势互补,对外形成拳头,共同发展。
三是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合作社,加强指导培训,提高质量,发展成农合联骨干力量,积极培育更多的省级、国家级示范社,真正让专业合作社在农业技术、产品营销、品牌建设、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作用。
四是建立农资供应保障平台、农产品销售平台、庄稼总医院在线服务平台、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形成职责清晰、上下贯通、运转协调的新型服务保障机制,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更好的、可持续的生产、供销、信用服务。
五是建立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代理服务、合作服务等“五大机制”,进一步巩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成果。
三、“三位一体”建设面临的困难
某区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情况汇报
本文2018-07-07 23:24:11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