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副区长实践十九大精神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8-05-11浏览:2250下载231次收藏

十九大召开后,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有关精神,结合分管的民政工作,利用三天天的时间,到有关乡镇和街道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区辖14个乡镇、7个街道,面积56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近年来,我区始终把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作用,规范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树立精准救助工作理念,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创新,着力构建以低保救助为基础、专业救助为补充的**特色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一、主要做法

(一)采取“劳动力系数法”综合评定低保,实现低保评定工作的规范化、公平化。低保评定是群众关心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民政工作的难点,解决低保工作中多年累积形成的“顽疾”,在新常态下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初,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范围内采取“劳动力系数法”评定低保,并形成了初步工作方案。为确保方案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区两次组织乡镇主要领导、民政办主任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三次召开分别有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民政办主任参加的座谈会征求意见,四次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乡镇、村组进行实地调研,最终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区城乡低保综合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区政府召开了有乡镇分管领导、民政办主任、部分村干部参加的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对与会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并向基层发放了5000本工作手册和6万份传单,真正让干部群众知道“怎么评”、“评啥人”,切实提高了低保综合评定工作的知晓率和透明度。各乡镇将低保综合评定工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安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从简化、量化家庭经济收入着眼,从模式化、分值化听证评议入手,按照个人申请、组织初核、入户核实、计算得分、介绍情况、评委打分、确定类别、比对抽查、公示备案九个步骤组织评定,切实发挥了乡镇政府的受理、审核主体作用,妥善解决了工作没抓手、操作随意性大、对象认定不准等问题,尤其是多年形成的关系保、人情保、轮流保、搭车保以及二次分配、平均分配低保金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2015年全区农村受理申请3.6万人,产生低保30433户、32129人,发生变动低保对象16008人,替换率为49%,在当年是村“两委”换届年的情况下,没有因低保综合评定引发集体上访问题;今年又与扶贫工作有效衔接,采取“劳动力系数核算收入+核算扣减”相结合的方法,实施了精准认定、按户施保、提高标准、补差发放的方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三级复式”急难救助体系,确保陷入困境群众得到及时救助。2014年我区被列为自治区级“救急难”工作试点单位,为确保遭遇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救助,我区出台了《**区临时救助资金管理使用工作细则》,每年向乡镇街道拨付部分临时救助资金,1000元以下授权乡镇街道审批,提高了临时救助工作的时效性。2015年,我区又被民政部确定为国家级“救急难”工作试点单位。以此为契机,我区总结上年试点的经验和不足,探索建立了村和社区、乡镇街道、区直部门上下联动、平行互动的“三层复式”急难救助体系:在村和社区层面,组建了以村和社区干部、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为主体,以城管人员、交通警察、治安巡逻员、环卫工人、公交出租车司机为补充的急难救助信息员队伍,及时发现上报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在乡镇、街道层面,结合“一门受理、协同办理”要求,在每个乡镇街道综合政务大厅建立了急难救助窗口,窗口实行“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窗口工作人员负责受理、办理、转办或上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副区长实践十九大精神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