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18-04-13浏览:2422下载294次收藏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深化“放管服”改革
以优质高效政务环境推进**全面振兴
——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去年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今年机关作风建设、“放管服”改革工作。党政机关党员干部集中、权力责任集中,群众关注度高、期望值高,机关作风如何决定机关工作的效率、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决定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决定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放管服”改革引领作用强、带动作用强,具有转政风、改机制、优环境、激活力“一举多得”之效。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和“放管服”改革,就抓住了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就抓住了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效能型政府的主要着力点。因此,市委、市政府在新春上班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会议,就对这两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充分体现了对机关作风建设、“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高度重视。最后,张书记还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着力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非行政许可全面取消,取消和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379项、精简比例达到39%。市县两级行政权力标准化清单、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编制基本完成。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精简幅度达16.6%,市级48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实现脱钩。二是行政审批效率显著提高。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平台,优化精简政务服务环节907个,法定审批时限大幅压缩。在全国率先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体制。商事制度“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实施。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深入推进,投资建设领域联合审批模式基本形成。三是事中事后监管明显加强。率先完成国家和省级综合执法改革试点任务,“1+7+n”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初步构建,市级各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全面建立。四是创新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老工业基地创新奖评选扎实开展,一批改革创新成果加快涌现,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活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机关作风建设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性还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想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一步地提高思想认识。
(一)作风建设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是优化环境、赢得发展的坚强保障。现在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对*市来说,招商引资是我们当前推动发展的重要手段,靠招商引资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来推动*市的跨越发展、推动*市的转型升级。推动生产要素的集聚,首先拼的是硬环境,应当说现在*市的各种硬件基本都具备了,拼政策现在也拼得差不多了,现在的核心竞争力靠什么?就是靠软环境。软环境方面除了政策之外,关键就是我们的机关作风建设,现在很多落户的企业,更加看重的就是我们的发展软环境,所以,软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机关作风建设,因为机关作风建设是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对内能够产生凝聚力和驱动力,对外能够增强影响力和吸引力。因此,软环境就是软实力,就是竞争力,就是一个地区最宝贵的发展资源。*市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不仅包括硬件上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软环境上的差距。机关作风的优劣、审批时限的长短都是衡量软环境好坏的重要因素。尽管我们在机关作风建设和“放管服”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些部门办事效率不高、行政审批“一长四多”现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有些干部身上庸、懒、散、拖等“机关病”依然严重,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能。过去*市的物流产业发展不快、集聚度不高,本来我们发展物流产业的客观条件优势非常明显,虽然周边市的区位不如我们、交通条件不如我们,但是周边市的物流产业发展比我们要做的好的多,规模是我们的两倍以上。我到*市来以后很多同事给我反应物流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于发展软环境,当然也包括政策环境,更重要的就是服务环境。去年市级一个部门的小部分人员提前下班离岗被曝光,影响非常恶劣,后来我们也问责处理了不少人。如果一个单位最基本的上班的纪律都没有,那么老百姓会想*市市政府在干什么?机关的干部在干什么?机关是怎么管理的?不要看这是一件小事,这其实是一件大事,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风问题抓与不抓不一样,认真抓与不认真抓又不一样,我们在环境宽松的时候,往往是我们的干部容易犯错误的时候,一旦收紧,就会很容易出问题。如果我们的机关作风平时抓的就比较紧、控制的比较好,就不会出问题,如果松松垮垮就很容易出问题。有很多问题的发生,事后总结的时候,就会总结出非常深刻的,深层次的原因。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绝不能为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绝不能搞“一阵风”式的运动,必须要用制度和机制来作为根本的保障,中央八项规定之后,针对四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地抓、持之以恒地抓、一以贯之地抓,最后形成常态,使*市的发展软环境得到根本改观。
(二)作风建设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是集聚要素、赢得竞争的强大法宝。今年是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省委对*市的发展提出了发挥“三个作用”的新要求新定位,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复杂、竞争的压力更大、肩负的任务更艰巨。我们唯有通过不断推进作风的转变,通过真抓实干,才能够做到李强书记对*市提出的要求和希望。*市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要如何才能转化成发展的优势?我们在创新发展的过程当中,如何实现突破以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当前,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房价、生活成本、商务成本不断攀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怎样才能抓住这一机遇?主要就要看我们机关作风,看机关的党员领导干部是否有扎实务实的作风,能不能抓住用好这一机遇。能不能把*市的中心城市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等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能不能将*市近年来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方面打下的良好基础转化为发展的新动力,并实现同后发优势的叠加放大,关键取决于发展软环境,取决于作风建设和行政服务。我们所要达到的标准就是:在总体定位上,发展软环境要力争走在全省前列,并且明显优于淮海经济区其他城市;在主要标志上,体现为服务最佳、收费最少、政策最优、审批最简、信用最高、治安最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竞相流入的“洼地”效应,才能为*市转型提升发展提供坚实的要素支撑。
(三)作风建设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是凝聚民力、赢得民心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就*市来讲,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奋斗在前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靠党员领导干部良好的作风凝聚人心,要靠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要靠我们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对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正风肃纪,以作风的转变和行政效能的提升凝聚民心、汇聚力量、树立形象、展现作为,以政府职能转变的实际成效助推发展、取信于民。
二、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持续优化发展软环境
机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今年机关作风建设,要以开展“百千万”集中走访帮扶活动为抓手,下大决心铲除机关陋习,花大力气打造良好环境,为发挥“三个作用”、推进“两聚一高”、建设“强富美高”新*市提供坚强作风保障。政府要重点要打造“五型机关”:
(一)以服务为天职,打造服务型机关。服务是机关的天职,服务是干部的本分。因此,机关必须打通“中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无条件、无阻力、无障碍地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百姓服务。服务质量的高低,群众、企业和基层说了算。一要当好群众的“勤务员”。我们服务人民群众,首先要有民本意识,真正要把老百姓当亲人,把老百姓时刻放在心头。我一直在讲,发展到今天,群众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很多时候并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关键要看我们心里有没有老百姓,对老百姓有没有感情,如果能够时刻饱含对老百姓的感情来干事,想尽办法,大部分的事情都能够办成。二要当好企业的“服务员”。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载体,没有企业,就谈不上发展,是企业创造了财富、创造了税收、创造了就业岗位。特别是当前宏观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济发展由过去的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换,在转型发展的过程当中,企业发展的压力非常大,假如我们不能够为企业发展提出好的政策、营造好的环境,不能有效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和难题,企业是很难发展的。当前出现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比如金融创新等,有些行当赚钱变得很容易,而相比之下企业搞实体经济相对来说就比较难,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服务好企业,为企业发展营造好的环境,企业才能发展,进而其他方面才能发展,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理念和心态。过几天,市委、市政府将举行首届“*市经济年度人物”和“十佳企业家”颁奖活动,这是*书记提出,并且亲自部署、亲自过问的,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活动,就是要在全社会进一步褒扬企业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让这些受到表彰的人成为企业家群体的榜样,在*市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三要当好基层的“办事员”。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在基层,要摒弃“官架子”,主动为基层着想,多为基层排忧解难。今年市委提出开展百千万集中走访帮扶活动,这不仅仅是为了这几个困难户,更重要的是让广大的机关党员干部,真正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及时掌握基层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有针对性地为基层服务,从而进一步夯实基础。我们的发展依靠基层、社会管理任务在基层、基层党组织也在基层,如果不把这样的基础夯实、夯牢,就容易地动山摇。
(二)奉行“马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