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实现县级投资审计转型的浅显思考
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和省审计厅、地市审计局为有效地降低投资审计风险,相继出台了投资审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投资审计风险防控点,指明了投资审计发展的方向,界定了投资审计在新时代中发挥的作用和站位,为县市级审计机关的投资审计工作转型提供了依据。
今年初,省审计厅对全省地及县级2016年至2017年度投资审计工作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提出了部分地及县市在投资审计服务方式、投资审计类别、投资审计成果运用、中介公司选择方式、投资审计收费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醒了全省地及县级审计机关投资审计工作的关键风险所在。本人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监督与服务界定不清,形成主要作用发挥失衡。审计机关的职责是在国家经济运行中发挥监督作用,为国家反腐败工作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做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守护者。投资审计作为审计机关其中的一项工作,主要任务是监督政府投资项目运行,其次才是服务。但是,在基层审计机关,投资审计工作更多的是服务政府项目,参与前期决策,参与合同相关条款签订议事,参与材料价格的选定。导致形成重服务,轻监督的局面,没有为国家经济治理更好地发挥作用,没有很好地提升审计机关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反而成为了政府相关部门逃避责任的避风港,大大提高了审计机关的投资审计风险。
二是投资审计效益理念侧重突出经济收入的增长点,忽略了投资审计工作产生合同的法律风险,竟而成为了政府投资项目结算付款的依据。自各地审计机关开展投资审计工作以来,各地财政分配审计机关的经济任务每年递增,导致把经济收入重要来源都放在投资审计上,投资审计这项工作由于经济压力,更多地是开展了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由此,一是审减金额比较大,二是收入比较可观,有效地缓解了审计机关的经济来源困境。然不知,这种审计方式,一是与合同法的有关精神相违背,承担着一定的法律风险;二是不符合审计署、审计厅的有关文件要求,有违规的现象;三是将建设单位责任转移到审计机关,极有可能承担着纪检相关部门的追责问责及刑事处理的风险。
三是投资审计程序执行不规范,风险防控意识不强。全省有的地方县级审计机关部门投资审计工作普遍程序未按照审计准则要求落实到位,存在年初无计划,未下达审计通知书、无审计取证单和工作底稿等,甚至有的地方未出具审计报告,以审计结果确认表作为审计成果运用,或者审计机关不出具审计报告,以聘请的中介审计公司报告作为审计报告,或者没有对中介审计公司的报告进行复核,造成了近年来,有些地方出现了投资审计使用中介审计公司成果不当的问责,从而大大提高了审计诉讼的风险。
四是投资审计聘请中介公司选用方式存在程序不到位,有廉政风险隐患。有些地方审计机关在选用中介审计公司方式,采取直接委托的方式,没有执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程序,也没有执行遴选方式,造成中介审计公司每年成倍数增加,也不便于统筹管理,审计机关的跟踪监督质量难以全覆盖、无死角,中介审计公司与施工方之间的廉政风险,审计机关与中介审
对如何实现县级投资审计转型的浅显思考
本文2018-03-29 20:53:05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643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