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探索网络舆情的“源头治理”
创新探索网络舆情的“源头治理”
背景
当前,网络舆情迅猛发展,政府在网络舆情管理和应对方面存在着手段单一、方法简单、重指标、轻治本、重事后处理、轻源头预防,不重视工作保障,不重视舆论的预防与引导,错误地认为网络媒体像传统媒体一样完全可控,幻想通过封堵、删帖等传统手段应对网络舆情。沈丘县树立“源头治理”的舆情管控理念,着力抓好网络舆情管控工作的制度保障,创新工作机制,做好事前的舆情预防、研判、引导,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通过创新举措,营造出了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
主要创新举措
一、制度保障
1.建立舆情共享制度。网管办根据每日的网络巡查记录编写《网络敏感信息周报》,在报送宣传部主管领导的同时分送到各有关业务部门,供各有关业务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参考。同时,网管办在日常网络巡查中发现新出现的热点敏感问题时,及时将舆情信息通报给责任单位,提请责任单位及时处理。
2.建立集中研判制度。日常工作中定期招开舆情研判联席会议,对近期沈丘发生的网络舆情案件进行会商研判,针对特殊时期或重大公共事件,由政府信息公开部门、宣传部组织当事单位、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会商研判,对事件的性质、舆情走势、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提出网上网下的预防处置方案,按程序报审后进行处置。并按照各单位职能细化责任和分工。
3.建立监督问责制度。在应对舆情的时候,经常出现多个单位职权交叉的问题,也因此会造成多个单位相互推诿“踢皮球”的现象。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建立舆情应对管理监督问责制度,明确划分各单位的责权,其次对于职权交叉的问题,确立第一责任单位,一旦发生职权交叉的负面舆情由第一责任单位牵头,其他责任单位协助配合处理。对于网络舆情管理应对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追求第一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二、创新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1.推动新媒体发展,增强网络舆论引导效果。近年来,沈丘县大力推动官方新媒体的建设发展,打造了“沈丘手机报”、“今日沈丘”、“智慧沈丘”手机台等官方新媒体平台,平均关注粉丝量均达到四五十万之多,成为网上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在政务微博、微信建设方面,采取加强培训和示范指导等措施,大力推动县直部门和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已开通政务微博微信400多个,其中新闻中心、网管办、公安、法院、检察院、教育、工商、民政、气象等单位开办的政务微博不仅是政府部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网络舆论的重要渠道,也俨然沈丘百姓的生活“好帮手”。
2.推动新旧媒体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有各自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沈丘县在宣传工作中大力整合县内媒体资源,各媒体之前实现资源共享,线上线下联动,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产生叠加效应,扩大媒体影响力,增强网民参与度。如沈丘“两会”期间,电视台、《新沈丘》报推出“两会”系列专题报道,在网络宣传上,采用“微专访
创新探索网络舆情的“源头治理”
本文2018-02-04 00:00:00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513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