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虹山,和谐人文
诗意虹山,和谐人文
虹山中心小学 彭桦山
有人说:“一个地方,如果是一首诗,那么这个地方必定是诗意如画。”而这句话用在虹山,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并不为过。油菜花肆意的季节,瀑布如绸缎般飘落。
虹山乡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政府驻地北端,东、南两面与罗溪镇相交界,西与南安市为邻,北至仙游县。境内山峦起伏,溪流山涧众多,四季如春,景色万千。相传旧时常有凤凰在此栖息,又因境内有一瀑布,水流似彩虹,故得此名,又名凤山。虹山有着历史悠久的车房街,乃古时往省城(福州)驿道的中转站,至今仍有保存较完整的驿道遗迹。虹山有独具特色的养生文化-彭祖养生文化,感受这种人文精神能使人保持一种平和自然的心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彭祖是中国养生文化的创立者,是历史人物,又是一个传奇人物,是活了803岁的老寿星。据记载,彭祖的童年是在西域沙漠中度过的,少时体弱多病,悟得养生真谛,创立了烹饪饮食养生术,按摩引导养生术,颐性养年房中术,成为我国养生文化的始祖和集大成者,被先秦视之为大贤,汉代尊之为硕仙。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健康与养生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选择健康的养生之道,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而作为虹山独具特色的彭祖养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滋养了数代的人们。彭祖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软实力,可以成功的打响养生品牌计划,饮食养生和按摩导引养生。凭借这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见证,值得人们去挖掘更多彭祖文化的奥秘。
一个地方是否重视文化教育,从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可以体现出来。虹山,拥有一座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的文化阅览中心,内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棋艺室、乒乓球厅、南音演奏厅等设施,是群众文化娱乐的中心场,同时,村村户户开通了有线电视,宽带光纤网络投入使用,医疗卫生设施完善,乡卫生院新建一座面积1000多平方的综合门诊楼,教育设施基础配套,建有一所中学、两所完小,学生可就近就读。文化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日趋进步,增加了这片土地的文化气息。
虹山是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虹山跑马寨位于虹山入口,海拔470米,面积200亩,有良好生态环境及高度旷野,及古时屯兵练兵驻地,极目远眺,群峰尽收眼底,一览众山小。彭棠古民居位于苏山村,有保存较久的彭棠古大厝。大厝风貌古朴幽静、极富文化魅力,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传统文化印迹,精美的古式建筑,朴实厚 ,色彩斑斓,砖雕石刻,排匾盈联,积淀着先人的智慧,记载了当地发展的历史。同时,虹山乡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立足“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抓市场”和“一村一品”的思路,大力发挥优势,积极转变群众观点,逐步形成了以铁观音、橄榄、青花梨、毛竹、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等为主的五大农业发展基地。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居住环境不断改变,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和生活的和谐衔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008年更是被评为省级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达标乡镇、市级生态示范乡镇,2009年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2011年“虹山红心地瓜”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批(泉州市洛江区第一张农产品国字号名片)、2012年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2012年12年24日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虹山致力于自身的环境特点,积极探索属于自己的合理的发展方针和政策,因地制宜,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其中,虹山红心地瓜品质优良,香甜可口,煮熟冷后不变硬,食时无根感,甜度较高,口感甘甜细腻且香,获得了多方的好评和赞誉。虹山的红心地瓜种植始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常吃红心地瓜,对皮肤细腻,延缓衰老,解毒抗癌能起保健作用。
当风拂过油菜花的脸庞,云自由飘荡,忘返于这花的海洋,是身与心的绽放,还有什么理由不爱上这个质朴却透着淡雅的虹山,如诗如画。清风穿过乡镇的每个角落,伴随着孩童的天真稚气,让人不禁想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意虹山,和谐人文
本文2018-01-24 15:43:52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4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