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近年来,xx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对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总目标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总要求,全区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呈现出有序推进的良好态势,2016年共实现xx户xx人脱贫,顺利通过精准扶贫“省检”。
一、坚持系统化谋划,保障支撑更强。始终将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立足全局,统筹推进,时刻把困难群众记在心上,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实行正处级领导干部包村责任制,全区正处级领导干部带头下到各自联点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指导,为贫困村“私人定制”年度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建立了区、镇、村三级扶贫帮困责任体系,按照“贫困村不脱帽、工作队不撤队,贫困户不脱贫,帮扶责任人不脱勾”的要求,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层层签定工作责任状,区直机关、乡镇街道全部进村入户,完善一户一策,实现了领导包村、部门联村、贫困户结对、驻村帮扶、贫困户回头看“五个全覆盖”,为如期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二、坚持制度化管理,帮扶机制更活。编制了《xx市xx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在《xx区脱贫攻坚工作有关保障政策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区教育、人社、卫生、住建、民政等部门结合脱贫攻坚实际,相继出台了产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教育扶贫实施方案、贫困户住院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精准扶贫民政救助兜底保障方案、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方案等行业部门支持政策和保障机制,全区脱贫攻坚“1+1+x”政策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区一级着力理顺扶贫工作机制体制,成立了区委扶贫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全区的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工作联席会议成为工作常态。乡镇一级着力加强扶贫队伍建设,构建了“一把手亲自抓,专职副书记主抓,扶贫专干具体抓”的扶贫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谁来扶贫、怎么扶贫、扶贫标准”等概念模糊、界定不清的问题,全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在实际操作层面更加规范。
三、坚持精准化推进,脱贫成效更实。坚持把“精准”二字贯穿扶贫工作始终,严格按照中央“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狠抓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一是识别认定更加精准。对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销号机制,通过精准识别“回头看”、贫困户数据补录与修正、脱贫人口认定核实,从严从实把好贫困人口认定“出入关”。2016年共剔除不符合条件贫困户xx人,按程序评议新增贫困人口xx户xx人,确保了“扶真贫,真扶贫”。二是产业扶贫特色鲜明。编制了《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按照“四跟四走”产业发展模式,选准路子,因地制宜,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xx万元,引导贫困户创建xx、xx、烤烟等特色产业基地6个,发展食用菌等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x个,年创产值x亿元。12个贫困村都探索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三是小额信贷稳步增长。采用“农业经济组织+小额信贷+贫困户”的方式,从全区选定xx家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委托帮扶。目前已发放贷款资金xx万元,惠及贫困户xx户,平均为贫困户增加收入xx元,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源头活水”。四是光伏扶贫走在前列。全面启动原15个省定贫困村光伏扶贫试点项目,13个省定贫困村正在安装光伏设备,2个村已并网发电,其中xx镇千瓦光伏发电试点项目成为全市首批成功发电并网试点项目,为全市乃至全省探索光伏扶贫提供了宝贵经验。五是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强力推进。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宅”原则,统筹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整合项目资金xx万元,改造贫困户土坯房xx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xx户xx人;建成集中安置建房点三个,分散自建和购房安置xx户xx人,项目向贫困村集约、政策向贫困户集中、资金向土坯房集聚的正面效应加速叠加。六是教育扶贫成果喜人。设立了区级教育扶贫基金,通过区级财政配套、区教育基金会补充、社会捐助等方式,不断壮大基金规模。2016年全区共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教育扶持资金2xx元,帮扶贫困学x人次,x人次贫困户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补助政策,发放职业学历教育补贴x万元。七是就业培训有序开展。根据贫困户的不同需求,开设了就业技能、农业生产技术等培训课程。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x期,培训x人次,致富带头人参x人,“两后生”三年制培训x人,免费短期就业培训x人。八是政策保障提质提标。坚持应保尽保。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推动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x元/人/月,惠及贫困家庭x人。严格落实贫困人口基本医疗费用新政,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10%,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x全年共救助贫困人口x人次。
2017年是我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实干导向和民生导向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到2017年底,全区x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在全市率先完成精准脱贫任务,助力x区在湘南片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一是抓实基础工作。按照“精准”的要求,补齐“数据不真实、信息不完整、缺项漏项严重”等短板,把基础工作做细做实。建立贫困人口退出机制,实行贫困户信息动态管理,定期与不定期对建档立卡人群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摸清贫困户在就学、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家底”和需求,把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人口按程序和要求纳入进来,把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剔除出去。
二是抓实重点工作。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全面抓好政策兜底保障、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等重点工作,特别要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坚持产业扶贫“四跟四走”思路,做好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结合文章,围绕高山菊、雪莲果、烤烟、油茶种植、家禽、家畜、禾花鱼养殖等产业,着力在培育上下功夫,确保每个镇都有特色产业、每个村都有增收项目、每户人都有致富门路,实现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三是抓实协调配合。牢固树立扶贫上下“一盘棋”的意识,力戒推诿扯皮、各自为战。进一步健全扶贫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区扶贫办全程参与,统筹抓好全区的扶贫调度;各行业部门紧密配合,用心尽力,及时反馈各项任务的时序进度。要强化业务培训力度,特别是要针对政策的重点难点以及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定期不定期召开释疑会、培训会,确保各类扶贫政策快速落地,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扶贫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干部群众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集聚扶贫工作合力。
四是抓实督查考核。围绕扶贫督查常态化,建立扶贫工作通报和督查制度,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样和定点核查等形式开展工作督导和检查,督查结果每月一通报。完善扶贫考核办法和方案,优化考评细则,加大对驻点帮扶村“第一党支部书记”、支村“两委”的考核力度,将脱贫攻坚情况纳入村级目标管理考核、年终绩效考核和干部考评的指标体系,着重考评脱贫成效,并实行“一票否决”。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本文2017-12-21 00:36:08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