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7-11-20浏览:2202下载156次收藏

在全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2017年中央、省一号文件精神,围绕省、市党代会部署要求,研究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谋划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水平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推进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一是致力于农业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51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9个,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8.5%,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培育各类农民合作社4407家,认定职业农民1049名,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职业农民城乡接轨的社会保障制度。二是致力于农民富,农村居民收入实现新增长。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8万元,增长8.5%,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6∶1,连续多年稳定在2∶1以内。新型集体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农村集体总资产达到1720亿元,村均年稳定性收入超过800万元,所有集体经济薄弱村均实现200万元的脱贫目标。三是致力于农村美,美丽镇村建设取得新成效。首批16个示范镇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建成美丽村庄示范点10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690个,3112个村庄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甪直、震泽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四是致力于社会文明程度高,农村公共服务实现新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均保持在99%以上,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810元/月,两年累计完成农民安置房建设1835万平方米。创新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五是致力于体制机制活,深化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承担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任务顺利通过农业部验收,在此基础上又新增了4项国家级农村改革试点任务。股权固化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政经分开”改革试点、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发展活力更加强劲。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加快转型、转变方式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扩大内需、推动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农村战线的同志们,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向所有关心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做好新形势下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必须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一要准确把握工作定位。***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们的特色、品牌和亮点,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必须持之以恒抓好的重大战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作支撑。要对照市党代会提出的高水平全面小康“四个更加”的要求,在持续推动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社会文明程度高、体制机制活上下功夫,努力实现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二要准确把握主要任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基于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情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坚定不移地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工作的主线,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农业是聚力创新的基础领域,农民是聚焦富民的重点群体,农村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扣“两聚一高”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任务,聚力农业创新求突破,聚焦农民增收求实效,深化农村改革增活力,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市委一号文件已经作了全面部署。在这里,我不面面俱到,主要就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点工作,再提几点要求:

一、聚力农业创新,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对***提出了“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有条件、有基础、也有责任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上作出先行探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属于战略性产业,虽然在***gdp中的比重不足2%,但作用十分重要。对***来说,农业有三个功能尤为重要:一是生态功能。农业具有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改良土壤等作用,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当前,***城镇化率超过75%,土地开发强度已经逼近30%,实有人口超过1300万,无论是发展空间,还是生态承载能力,都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走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节约集约发展道路,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供给功能。***有丰富的名特优新物种资源,但在全省乃至全国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却不多。我们要把提高农产品品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创建、绿色化发展,生产更多优质、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城乡居民日益高端化的消费需求。三是富民功能。农业还是大多数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几年,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要深挖农业增收潜力,提升农业产业层次,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让农民分享更多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的关键点在于创新。要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落实好“创新四问”,积极探索具有***特点、代表***质量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具体来说,要重点抓好四个“新”。

(一)瞄准新方向,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当前,全社会对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度关注,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提高农产品质量,使绿色安全成为***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切实维护好“舌尖上的安全”,是绿色农业的基本要求。要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制定落实好20项农产品地方安全标准。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衔接,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监管信息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优先选择畜禽肉、生鲜乳、蔬菜、虾蟹等农产品开展可追溯体系建设。要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在绿色安全基础上,更加注重品质提升,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加大农产品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培育力度,着力打造一批“苏”字号精品特色农业品牌。另一方面,要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使生态功能成为***农业的鲜明特色。要把完善优化“四个百万亩”作为保护战略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巩固稳定优质水稻种植规模,推行特色水产标准化养殖,扩大名特优新林果茶生产,坚持绿化与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相结合,提升生态林地建设水平。要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确保农业各类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高效利用。要积极推广生态高效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在推广绿色生产方式上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实现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

(二)瞄准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把握好科技创新的重点。去年9月,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在***成功举办,根据汪洋副总理指示精神,***成为全国“双新双创”农业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全国性农业创新平台,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重点在培育“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模式上下功夫,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各个环节的推广应用,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水平。其次,要运用好科技创新的载体。目前,全市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达113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超过46%,现代农业园区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要进一步优化整合技术集成、研发应用、产业融合、创业平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