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们口中的“良心法官”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7-11-09浏览:2128下载193次收藏
人们口中的“良心法官” ——记朝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党支部书记、庭长臧德胜


  他是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简称“朝阳法院”)的“明星”法官,承办的2000余件刑事案件无一错案,曾被评为北京市首届审判业务专家。他是法庭上的裁判者,也是各大公司、机构廉政课堂的座上宾,凭借清正廉洁的本色赢得了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敬畏,成为朝阳区反腐败协调小组办案专家。他还甘当审判中的“灭火器”“计算器”“扬声器”,用良知和智慧化解了若干刑案中的“恩怨情仇”。他就是朝阳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党支部书记、庭长,人们口中的“良心法官”——臧德胜。
  秉持良知标尺
  “法官是个良心活儿,想干好,不容易。”臧德胜从事法官工作已有15年之久,论成绩,他承办过的刑事案件有2000余件,判处被告人近3000人,无一错案;论荣誉,他收到过当事人送来的锦旗、感谢信等30余件,获得大大小小的奖项近40项。即使这样,他仍然觉得自己在维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在他心里,法官既要托起正义的天平,更要秉持良心的标尺。因为法官办案有“办对”和“办好”两个层次,能否把案件“办对”,取决于法官的职业技能,这是个技术活儿;而能否在“办对”的基础上把案件“办好”,则取决于法官的职业良知,这是个良心活儿。   臧德胜曾处理过这样一个案件:有一对兄弟,两家6口人共同居住在一套两居室里,生活中常有磕磕绊绊。一次争执中,嫂子用鞋盒打伤了小叔子的眼睛,构成轻伤,闹到了法院。   如此简单的案情对于熟知法条的臧德胜来说,下判易如反掌,但他却在简易程序审限即将到期时还没有做出判决,甚至主动把案件转为了普通程序,为的就是多争取一些办案时间。“为什么还不赶紧判呢?”很多同事不解臧德胜的做法,只是看见他每天为这个案子东奔西走,又是走访居委会、派出所,又是找双方亲属、代理人……直到臧德胜找到了他认为更好的案件“突破口”。此案中,嫂子家已经申请到了公租房,臧德胜就动员嫂子一家从合住的房子里搬出来,并答应帮她联系派出所解决落户问题,在此基础上,他又条分缕析地劝说双方,耐心调解。   “臧法官对这事儿比我们自家人还上心。”臧德胜的真诚打动了当事人,最终,嫂子作了赔偿,被判缓刑,小叔子写了谅解书,两家人言归于好。案件审结后,当事人双双给臧德胜送来了锦旗。   “如果当初简单下判,虽然省事,但双方以后不知还会闹出什么矛盾,我的职业良知过不去。”这就是臧德胜用心良苦的全部理由。有这样一把良知的标尺在,臧德胜在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之时,总会多考虑一些,多付出一点。   北京秀水市场是享誉全国的旅游购物市场,承担着一些重要的外事商业接待任务。2009年,该市场商户杨某因涉嫌销售假冒lv、gucci等注册商标标识的皮包,被诉至朝阳法院,涉案金额76万余元。   受理该案后,臧德胜并没有停留在就案判案的层面,而是在宣判后,通过媒体公开向秀水市场发送了司法建议,建议其查找原因、堵塞漏洞、加强管理,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侵权行为。秀水市场收到司法建议后,高度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人们口中的“良心法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