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加强全市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7-11-01浏览:2324下载281次收藏
 

关于加强全市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调研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直接关系到全体市民的身体健康。当前,不少地方食用农产品安全事件频发,形势严峻,谈吃色变。如媒体报道的“毒生姜”、“毒韭菜”、“毒豆芽”、“打蜡苹果”、“抛光大米”等,已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过抓网络、抓主体、抓源头等办法,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取得一定成效,但食用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设施投入虽大,但作用未能真正发挥。近年来,我市在食用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投入比较大,先后建立10家市、镇两级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检测室。但由于市级检测中心处在城区、9家镇级检测室设在镇(区)农副中心,老百姓到菜场买菜,不可能也不会拎着一两斤蔬菜,到市里和镇上进行检测,设备利用率不高。全市66家农贸市场虽建立了快速检测室,但快检项目只有3项,只能定性不能定类,不具备法定检验效力。像甲胺磷一类的高毒性农药,在快速检测中无法定量,无法查处。设施投入虽大,实际上蔬菜类农产品检测监管作用未能真正发挥。

 二是监管队伍虽建,但自我监督难以到位。目前,全市66家农贸市场虽配备了2名检测人员,但这些人员的聘用管理,包括工资发放均由各农贸市场在负责。自己监管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检测的规范性、出具数据的真实性上缺乏可靠保障。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每天从外地贩入的农产品有500多吨,这些产品大多是深夜十一、二点,甚至一、二点到达,不仅量大,而且品种多,有数百个,深更半夜,这么大的检测量,对于**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室来说,无能为力。据我们三次深夜暗访,入场检测均为填填数据,走走过程。

 三是扎口管理虽有,但实际运作还未启动。2016年11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加强全市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