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全区企业科技创新与人才情况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7-10-23浏览:2849下载198次收藏

  

     关于全区企业科技创新与人才情况的调研报告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最新提出的明确要求。2015年2月12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京专题召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暨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抓住用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机遇,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创新驱动,对处于具有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江苏沿海发展战略叠加效应、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大丰来说,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我区企业科技创新的现实状况如何?企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现实状况怎样?载体平台、科技人才是企业组织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建设管理科技创新载体平台、更多更好地引进和培养集聚高层   次、紧缺型创新创业人才?带着对上述问题的思考,通过对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暨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会议精神和盐城市、大丰区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领会,联系我区近年来坚持创新驱动,建平台、创品牌、引人才、聚产业的积极探索与实践,结合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区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的谋划,七月份以来,本人组织带领科技镇长团成员、区人才办、人社局、科技局等部门负责人,联合深入到区多个区园、镇及多家科技型企业实地走访,并赴苏南昆山和苏中启东、海安等县市考察学习以及召开多层面、多类型的座谈会,有重点地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取得了一些调研成果,深化和提高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全区企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大丰能立足区情,紧紧围绕新兴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目标任务,着力组织实施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表现在:  

1、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初步构建  

在国家、省、市一系列科技创新与人才政策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区出台了《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2011-2015年)》、《大丰市创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县(市)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616”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推进聚力创新促发展的工作意见》和《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区的意见》等支持企业科技进步、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文件。区财政设立了1亿元的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4000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专项引导资金、1000万元成果转化风险资金、不低于上年度财政公共预算收入3%的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两家省级开发区、高新区科技孵化器分别建立1000万元以上的孵化种子基金。区政府及科技、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能切实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在经费投入、业绩评价以及分配制度等方面加强创新,充分调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十二五以来,共兑现税收减免近4亿元、奖励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支持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加速成果转化。  

2、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区园以“六有”、“八个一”和规模骨干企业“五有”为建设目标,加强产业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突出企业这一主体,致力打造高水平创新载体。支持企业建立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等重大研发机构,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着力培育建成了一批国家级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集聚了一批海内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截止目前,全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5.05万人、高技能人才2.49万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共引进外籍院士3人、“两院”院士18人、“千人计划”专家14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94人。获认定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技载体平台14个;获认定省级科技载体平台31个,其中企业院士工作站4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全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2家,研发机构建有率82%,40家规模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7家企业研发中心被认定为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1家、省民营科技企业43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2家。累计获认定高新技术产品5044个,获认定国家重点新产品31个。2016年区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32.03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5.4%。  

3、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日益彰显  

产学研合作不断拓展深化。目前,全区共有500多家企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中科院多家下属机构等29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近三年,企业与相关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16份、人才引进协议1416份。通过产学研合作,一大批关键技术被攻克,一大批科技成果被转化、一大批人才被引进,一大批项目得以落地。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明显。2017年3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多年来,区政府坚持把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品牌培育等纳入对镇、区(园)年终考核体系。十二五以来,全区累计申请专利20258件,其中发明申请3010件,专利授权8124件,其中发明授权482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全区企业科技创新与人才情况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