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7-10-23浏览:2395下载127次收藏

秸秆禁烧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基层干部的一个重大难题。每年秋收、夏收时节,是农村秸秆焚烧高发季,很多农民为了省事对秸秆往往付之一炬,将其焚烧在田间地头,造成“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不良现象。这种传统做法过去对环境并无明显影响,但经济高速发展后,多种污染成因共同促成“复合型雾霾”频发,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但近几年,有些乡镇像新庄街道等,随着最近几年宣传力度的加大、政策措施的到位、人员监管的完善,不仅可以把秸秆禁烧工作做好,还能充当表率。为此,通过对新庄街道近几年秸秆禁烧工作的学习,以及对新庄街道新塍村、核心村、新庄村秸秆禁烧情况的实地调研,探讨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现将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一、秸秆焚烧的危害  

1、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秸秆焚烧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导致支气管炎发生[1]。  

2、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交通安全。由于很多高速道路两边都有农田,秸秆焚烧时产生的大量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3、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农田质量。农作物秸秆中不仅含有大量纤维素、木质素,还含有一定数量粗蛋白、粗脂肪、磷、钾等营养成分和许多微量元素。在田间焚烧农作物秸秆,仅能利用所含钾的40%,其余氮、磷、有机质和热能则全部损失,不能起到肥田作用。另外,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2]。  

4、“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环境的美观,田间黑斑更是对地区形象的严重破坏。  

近几年我市虽然花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秸秆禁烧的工作中,但效果还是不理想,秸秆禁烧工作既要疏又要堵,但目前“靠疏路不广,靠堵堵不住”,最后很多农户还是选择一烧了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二、秸秆禁烧工作的难点  

1、主观因素:一是传统的“刀耕火种”种植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多数农民尚未确立生态环保理念,法制观念不强,责任意识淡薄。二是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怕麻烦、怕投入的意识较浓,存在侥幸和应付思想,在秸秆禁烧巡查时往往是告诫农民“晚点烧”而不是“不能烧”。  

2、客观因素:一是农村劳动力不足,而且老龄化现象严重,很多农民没有精力去打捆秸秆,人工收集能力低。二是机械化捡拾打包,秸秆粉碎机等现代农业设施严重滞后。三是随着农民生活的提高,煤气和天然气等能源的广泛使用,很多农户不再需要将秸秆作为燃料。  

3、市场因素:由于秸秆捡拾、打包、运输成本较高,需配置的机械和劳动力较多,最主要的是目前秸秆出路不畅,走市场化运作不具备经济基础,综合利用效率较低,利用路子不广。例如芳桥街道金兰村建造二座秸秆汽化站,如全年用秸秆加热,仅能消化掉800亩左右的秸秆,但累计秸秆利用量不足全年秸秆产量的30%,有70%秸秆被露天焚烧和弃之田野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