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局创建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工作汇报

栏目:汇报材料发布:2017-10-21浏览:2103下载276次收藏

打造绿色发展样板 托起绿色秀美西宁  

——xx教育局“创建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我现就我局“创建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工作做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重要指示,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工作部署以及王国生书记“算好绿色帐、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建设美丽西宁,服务全省人民”的讲话要求,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两个绝对”重大要求,扎实推进“四个转变”,以建设幸福西宁为总目标,以绿色校园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为着力点,抓住“生态优先”与“发展率先”两个关键,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找准路径和突破口,自我加压,展开了一场创建绿色学校,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  

一、基本情况  

区教育局内设办公室、教育科、基建科等7个科室,另有独立核算事业单位4个,即:教育教学研究室、督导室、招生办公室、学校服务中心。下设21所学校(其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和幼教机构1所。全区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20115名,专任教师1144人,区招代课教师32人。  

目前,我区18所学校已达到省、市级绿色学校标准。  

二、工作回顾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价值取向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重要论述的价值观意义,以幸福西宁为总目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价值取向,综合运用宣传教育、绿色学校创建、社会综合实践等多方面手段,着力构筑教育系统绿色发展空间格局。一是加强党的领导。结合“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坚决尊崇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绝对权威,坚决听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指挥号令,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把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社会主义的性质、幸福教育体现到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的各个方面。二是突出自身特色。区属各校(院)充分结合各校特点,坚持统筹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聚焦影响绿色学校发展的重点问题、关键环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能够引领绿色发展的部分领域创出特色、打造样板,持续创造和积累不断增值的绿色财富。  

(二)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夯实项目建设基础  

精心谋划绿色学校创建项目,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生态文化为灵魂、生态制度为保障、生态安全为根本,大力实施 “生态立省”“生态立校”战略,确保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根据《青海省教育厅关于编制学校绿化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青教规[2017]77号)要求,结合我区教育实际,制定了城中区学校绿化建设规划方案。投资765万元实施了西关街小学、大同街小学、红星小学等三所学校节能改造项目,主要改造了教学楼外墙保温、门窗等基础设施,此项目的实施为师生创造了温暖舒适的教育教学环境,节约了学校取暖费用等支出。  

 (三) 全面对标“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以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促进内涵发展  

开展青少年儿童生态环境教育是关系到我省绿色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一件大事。一是统一认识,建立和完善教育体系。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室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各校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校园环境管理规定》《校园环境保洁制度》等规章制度,进而形成“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二是遵循学生年龄特点,编写生态课程。2016年,区教研室在区属各校遴选具有生态研究特长和教材开发基础的教研员、教师,组建生态教材研发小组。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张胜邦、张得海、董得红等专家的指导下,编写人员遵循“研发──论证──实施──观察──反思──再研发”的原则,研发青海水生态、土壤生态、生物生态、人文生态四册教材。目前,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高原水世界》教材正式定稿。本册教材将于11月初在区内六所学校试用,其他三册教材正在编写之中。三是立足课堂,让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融入教学工作。根据市局要求,为区属各校配齐统一教材,严格要求各校对标环境教育课“五有一保证”要求(有课时,有教材,有教师,有计划,有总结,保证每学年达到12课时以上课时标准),切实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环境知识,懂得基本的环境伦理,增强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四是开展绿色系列活动,让绿色教育落到实处。设立环保宣传阵地,营造绿色氛围。区属各校(院)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在校园内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环保宣传标语(牌)、环保走廊,班级进行环保板报比赛,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环境教育录像片、录像资料。各校红领巾广播开办固定栏目,及时反馈学校中存在的不环保、不文明现象,使之成为学校环境宣传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各校网站上开辟“绿色学校”专栏和“健康教育专栏”,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各校组织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节约水电、节约用纸,美化、绿化、净化校园和其它生活空间,进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扩大社会影响。丰富活动载体,提高生态文化素质。各校(院)注重“创模”工作和“创城”、学校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在上好环境教育课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如 “三节三爱”、“未蓝计划”、“保护青山绿水,我是环保小卫士” “我为地球美美容”等主题队会活动,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态环境、关心生态环境,号召了师生积极参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各种公益活动,不断增强了师生的环保意识与责任心。  

(三)倡导绿色,营造氛围,加快环境建设,提升微排建设水平  

由于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自建校以来,一直采用天然气锅炉采暖,每年采暖费用大概为31万元,电费约为5万元,待该校改扩建项目完成后建筑面积将增加,采暖费及电费及人员工资、设备维护等费用将达到43万元,运行成本较高。为了改善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采暖费、电费、设备维护等方面运行成本较高的现状,拟投资1020万元(建筑工程费65万,设备购置费642万,安装工程费169万,工程其他费75.4万,基本预备费50万,流动资金18.6万。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510万元、政府投资510万元),实施为期两年(2017年6月~2019年9月)的以太阳能中高温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供暖项目。此项目分为两期进行实施(一期:为5678㎡的新建教学楼、8000㎡的中学教学楼及550㎡的食堂提供冬季太阳能供暖,集热器面积956.25平方米;二期:为小学部教学楼重建后的6500㎡的教学楼、5272㎡的活动楼提供冬季太阳能供暖,集热器面积990平方米。)  

截止今年9月底,新教学楼和中学部教学楼集热器部分已安装完毕,中学部教学楼油路管道、水路管道、蓄热水箱安装已实施完毕。10月21日开始加固接头焊缝,已全部安装完毕,完毕,目前安装油路设备,楼面防水恢复,电器控制等正在施工预计于10月30号安装部分全部完工,11月1日调试并试运行。二期项目待该校改扩建项目完成后再实施。  

三、存在的问题  

1、我局研发的生态课程教材虽可作为循环教材使用,但教材的页数多、印量大,加之皆为全彩版,故教材的印刷经费明显不足。  

2、项目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资金无法落实到位,导致部分项目无法顺利实施。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积极加大绿色发展项目的资金筹措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深入全面了解国家有关节能环保政策,积极探索新型的节能环保技术,提高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  

2、《高原水世界》教材将于11月初在区内六所学校试用,并通过进一步修订完善,以形成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指导意见和教学参考。其他三册教材待编写印刷后,拟于2018年9月在区属各校统一推进青海生态保护教材的使用。  

   

   

   

   

   

   

   

   

教育局创建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工作汇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