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推广“时堰模式”的经验做法
供销社推广“时堰模式”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xx市社构建新型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建办了全省首家基层社新型组织形式——东时为农服务合作联社,创造了在全国有影响、全省树标杆的“时堰模式”,为全市提供了可复制、易操作的经验。
1.坚持办社宗旨,探索为农务农姓农的“时堰模式”。①为农是时堰模式的出发点。东时联社实施“供销合作社+村两委+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基本架构,通过开展资本合作、生产合作、项目加盟、组织联结等手段,把区域内为农服务力量吸聚到联社组织中来。联社与种养大户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广泛开展合作,以项目加盟的方式,延伸服务链条。入社成员以其机械设备、物资供应、技术或资金,在联社组织指导和协调下,统一开展为农服务。在组织联结上,除聘请镇村领导担任联社负责人外,时堰镇党委政府还把全镇所有涉农生产、生活网点的物资采购配送,交给联社统一负责。②务农是时堰模式的切入点。一是强化技物结合,帮助农民降本增效。联社通过开展农作物统防统治,使每亩水稻减少用药20%,为农民每亩节本25元左右。以技物结合为推手,进一步整合区域内农资经营服务网点,拓展测土配方、庄稼医院等服务,促进传统农资经营服务转型升级。二是强化统一服务,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行统一耕作、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收割,减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机、雇工投入。联社还延展了订单农业、农产品收储烘干等服务项目,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三是创新金融服务,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依托中合裕民小贷公司,借助联社平台,为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大户提供便捷的资金支持。③姓农是时堰模式的着力点。联社秉持“党委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供销社主办、涉农组织参与、社村共建”的理念,全力打造与农民联结紧密、服务功能完备、市场化运行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党委政府“三农”工作的有力
供销社推广“时堰模式”的经验做法
本文2017-04-24 19:57:41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630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