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依法治理农村乱办酒席的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7-04-21浏览:2779下载264次收藏

关于依法治理农村乱办酒席的思考

 

            

   

    摘  要:为有效制止群众乱办酒席不正之风,进一步规范办酒席行为,塑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切实减轻广大群众负担,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关键词:乱办酒席;治理  

    规范群众操办酒席是一项顺民意、解民忧、减轻干群隐形负担、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民心工程。近年来,我镇联合镇级各部门引导村(居)按照村民自治法及村规民约采取有效措施,重拳出击治理乱办酒席不良风气,猖獗一时的乱办酒席风得到了及时遏制,取得了干群满意、社会公认、和谐稳定的良好效果。  

    1乱办酒席风日益猖獗,规范群众操办酒席势在必行  

    自2014年来,我镇启动治理乱办酒席工作以来,国家公职人员乱办酒席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非公职人员,尤其是农村的广大农民群众巧立名目乱办酒席之风越演越烈,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1.1巧立名目,人情关系变味,传统优良作风渐行渐远  

    中华民族讲究礼尚往来,俗话说“吃人三餐还人一席”,一些群众因长期“吃酒送礼”导致家庭负担繁重,总想找借口办酒席收回本钱,一些群众存在办酒席“发点财”的想法,本来无酒可办的,都想方设法找一个办酒席的由头。一来二去,酒席名目在无形中增多,出现“购车酒”、“立房酒”、“生日酒”、“满月酒”、“升学酒”等花样百出的酒席。甚至还有“无事酒”、“耍耍酒”等,人们之间正常的人际交往演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往来,人情关系严重变味,传统优良作风变成了彼此的负担。  

    1.2陋习盛行,矛盾纠纷凸现,远亲近邻关系日益疏远  

    广大农村操办诸如生日酒、参军酒、升学酒、建房酒、生小孩酒、搬家酒,还有无钱吃酒需收钱的“周转酒”、未建房子的动土酒等随心所欲的乱办酒,不分季节、不管邻里是否方便,一年四季随时都在办。在酒席收送礼中甲送乙多,而乙还甲少,导致甲乙之间心生隔阂,产生矛盾。再如一生产队连续多天多家办酒,大家都集中吃酒,延误农时且导致邻里间因抢农时而发生矛盾。更有甚者,前后接着办酒的邻里之间,由于伙食标准和质量的差异,被参与吃酒的人评三道四而相互积怨,远亲近邻关系恶化。这些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要求格格不入。  

    1.3相互攀比,铺张浪费,饮食安全隐患愈加严重  

    在广大农村,相互攀比的乱办酒席之风十分盛行。一户人一天内吃10余处酒席,一个乡镇一天内有几十余家办酒,一个村紧挨着的5-8户人家同天办酒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且几乎办酒的每家都要杀一到两头猪,要预备30-50桌的菜、饭、酒等食品,参与吃酒的除了办酒户的少部分亲戚外,大部分还是乡邻,同一天同一批人吃好几家酒席,根本消耗不了那么多食品。酒席中剩余的食品要么留存自家食用,转送亲友或低价转让给其他人接着办酒用,要么就处理丢弃。既造成严重的饮食安全隐患,又造成极大的浪费。  

    1.4负担增加,怨声载道,因“酒”返贫现象日益普遍。   

据统计:城镇、农村家庭吃酒一般送礼都是100-300元,按每月吃酒10次计算,那么每月在吃酒上的支出则达到1000--3000元,在“五一”“国庆”“春节”等期间吃酒高峰期当月则达到10000元以上。如有多家近亲办酒,更不止这个数额,这样的负担就是一个双工资收入的家庭也难以承担,何况广大农民。他们有很多人因为吃酒而不得不四处举债,实在熬不下去了就找名头办酒以减轻吃酒压力和负担,如此恶性循环,使乱办酒席之风日益盛行。再者,国家公职人员乱办酒席虽被禁止,但其很多亲戚、朋友都是农民、非公职居民,当这部分人办酒时,他们还得硬着头皮去吃酒送礼,国家公职人员面对乱办酒席同样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无论是国家公职人员,还是广大非公职人员,尤其是广大农民朋友因“酒”返贫现象日益普遍。  

2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nbs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依法治理农村乱办酒席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