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街道深化改革推进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建设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7-04-07浏览:2891下载241次收藏
党建统领 重心下沉 群众参与 社会共治 广宁街道深化改革推进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建设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群众的参与支持。广宁街道积极谋划、深化改革,以建立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为抓手,将城管重心下沉到底,建立健全城市治理工作网络,搭建起与居民直接服务的平台,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从源头处理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主要做法(一)党建统领,资源整合。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首先要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组织在身边、服务在身边。街道为推进社会共治,让大家都来参与城市治理,在社区成立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设站长1名,由社区书记担任,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统筹辖区各类社会资源,副站长3名,由城管执法队、社区民警、物业负责人担任,社区设专门社区工作者1名,负责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相关工作。同时,每个社区组织30人志愿者队伍,执法站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组织纽带把双方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双向服务机制”,开展“双向服务活动”,强化共驻共建意识。(二)重心下移,职能下沉。为深入落实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重心下移、职能下沉”的精神,街道进一步深化,在社区推进城管、公安、安全生产等执法力量继续下沉,将城市管理重心“沉到底”,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在社区这个城市的基本单元里建立起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平台,通过“零”距离走近群众、服务群众,让群众了解城管、理解城管、支持城管,从而参与城管,充分发挥他们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功能。市民群众能便捷地反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城市管理问题,更好地培养市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广大市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城市管理之中。同时,执法部门也有了深入基层的“触角”,能更加及时地发现情况,从源头上解决影响城市管理的问题,实现城市管理的双赢。(三)问题前置,群众参与。执法重心下移至街道、社区是搞好城市管理的必然趋势。成立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的目的,就是为了动员城市管理的社区工作力量,把辖区内的道路管理、门前三包、安全生产等工作都让社区责任上肩,同时让群众参与进来,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做到法理情的结合,提升执法社会成效。执法部门也有了深入基层的“触角”,将管理执法矛盾钝化在萌芽,更加及时地发现情况,从源头上解决影响城市管理的问题。(四)职责明确,管理到位。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开展区域化党建,深入开展“走进企业、服务发展”、“走进社区、服务群众”双向服务活动,建立工作例会、联席会、专题会等工作制度,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将社区居委会、物管部门和城管部门“捆”在一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发挥叠加效应,形成了城市管理的合力,有效解决了“看得见没权管,有权管看不见”的问题。同时,建立责权利清晰的工作体系,在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的基础上,推进路长制管理,对责任区域实施属地管理、定岗定责,配套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实施绩效考核,改变原先城市管理触角浅、死角多、时效差等弊病,将执法“探头”伸进小区、街巷每个角落,第一现场由物业、志愿者反馈信息,第一时间由执法人员采取行动,无缝对接实现了信息零距离、执法零死角。二、运行特点(一)责任上肩,社区牵头开展社会治理。以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为依托,由社区书记,城管队员、社区民警、协管员、物管部门共同参与的“执法板块”,物业、楼门长,城市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信息板块”,由社区书记牵头对责任区域实施属地管理,通过执法站的群众优势、组织优势、服务优势和源头管理优势,发挥叠加效应,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同时将城市管理的关口前移,通过加强日常巡查管控,紧密联系网格责任人,及时将城市管理的违规行为扼制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XX街道深化改革推进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建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