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7-03-10浏览:2582下载147次收藏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现如今,我国农业日益从重视产品的数量转换到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而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农业结构以提高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增强农业资源在市场中的配置,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使农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质量和数量都达到一定要求的产品,同时,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逐步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提高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我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市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辖新老两个市区和6镇6乡、59个村,总人口18.2万,其中农业人口9.8万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105.6亩,境内有耕地70.96万亩(含农垦团场)。近年来,***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依托区域内环境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以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为核心,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支柱产业培育农业品牌创建和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为全市开展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全面推行以温室种植、钢架拱棚和特色林果等为主的高效田种植模式,着力打造以1000亩人参果、1万亩温棚韭菜、10万亩啤酒原料、10万亩蔬菜、10万亩特色林果、100万只肉羊为主的“六个一”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千亩人参果基地、万亩温室韭菜基地、10万亩蔬菜基地、1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已全面建成。采取大场大户和千家万户发展相结合的模式发展设施养殖业,全市羊饲养总量达到122万只。二是稳步推进千亩人参果、万亩韭菜、千亩设施农业、千亩精品蔬菜4个酒泉市级园区及柳河万亩蔬菜、千亩啤酒花等6个县级园区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工作,累计引进种植“名、优、新、特”品种200多个,示范推广节水、增产、提效等关键技术100余项。全市高效节水和常规节水滴灌面积达到13万亩。全市累计申报认定无公害食品 10个、绿色食品 6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11个。三是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就近转化增值,建立与农产品相对应龙头加工企业40余家,带动形成产业基地45万亩,65%以上的农产品实现了就地转化增值,90%以上的农作物实现了订单保障。同时,我市立足主导产业,按照农民的合作意愿和市场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的专业合作组织。至目前,全市登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94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6个。  

二、我市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尽管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仍然是农业经营的主流方式,农业形态整体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在内外环境因素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市农业发展正在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农业比较效益呈现下降趋势。大宗农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上涨乏力,部分农产品价格逐年走低甚至长期低迷,而农业成本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价格居高不下,人工和农机作业费用持续上涨。这一减一加使农业效益空间逐步压缩,农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农民增收难度逐年加大。二是农业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趋紧。***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区,水资源极度匮乏,地表水地域分布不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随着工业、城镇及生态用水不断增加,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地处戈壁或山脉包围之中,又是世界风口,土地沙源丰富,植被稀疏,风大而频繁,降水少而集中,加之人为破坏地貌和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地力削弱,并且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和白色污染,危及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呈减弱态势。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一家一户各自为阵的小农经济已逐步显现出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