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2017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
根据精文减会的要求,市政府决定把规划、住建、城管、机场等部门召集在一起,召开一个“大城建”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中省城市工作会议、省市追赶超越会议、市四次党代会和“两会”精神,进一步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明晰任务、夯实责任,扎实践行统筹城乡发展新要求,加快构建“大城建”工作新格局,为实施追赶超越和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提供坚实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准确把握城建工作新形势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城建系统紧抓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率提高到44.3%。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竞相发展,建成各类保障房165113套。中心城市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53.19亿元,一大批市政工程相继建成投用。特别是各县城都有亮点或新区,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管理特色有序,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2016年,全市城建系统围绕“追赶超越”,践行“五个扎实”,突出“四个城建”,打造“秦巴明珠”,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成绩可圈可点,付出值得肯定。主要体现在:
规划意识不断增强,规划体系逐步完善。编制完成中心城市“两规合一”,指导省级试点石泉县开展“多规合一”。完善镇村规划体系,继恒口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挂牌后,石泉县池河镇增补为省级重点示范镇,平利县长安镇、汉阴县涧池镇调整为省级重点追踪考核镇,石泉县城关镇文化旅游街区连续三年考核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旬阳县蜀河镇、石泉县熨斗镇顺利入选中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依法开展规划审批和“两违”管控,不断提升规划严肃性和约束力。狠抓建筑领域工程质量,市规划局被省住建厅表彰为“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先进单位”(全省3个地市)。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119.69亿元,增长17.8%,位居全省第三。
保障性安居工程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6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688万套,占全省10.8万套的24.89%。加大政策创新,打通“四房”通道(商品房与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保障房、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房),推动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幸福家园”活动,石泉县竹儿湾保障房小区被省住建厅作为分配入住先进典型推广到国家住建部。
城镇化步伐快速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5.6%。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成投资56.4亿元。中心城市长春路片区ppp项目开工建设,9个棚改项目启动。关庙汉江大桥主桥顺利合拢,金州路改造一期、兴安路、环江50里慢行系统等12个项目竣工投用。滨江大道三期、西郊公园等28个项目加快实施。全力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汉阴县被省政府授予“2016年度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白河县着力推进河街市政、防洪、交通三项工程,得到各级肯定。全面启动11个县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35个沿江重点镇污水处理项目,18个镇开工两厂(场)建设。“气化xx”工程稳步推进。
城市管理在改革中不断完善。新设置市城管局,与市双创办合署办公,全力推动“三项创建”,不断探索城市管理机制,强化推进综合执法整治,着力解决城市管理难点问题,市容市貌得到持续改善。各县城本着美化、亮化、完善、有序的原则,坚持干部带头、依法严管,扎实解决城镇突出问题,县城管理亮点突出、特色鲜明。
机场迁建工程扎实推进。市区协调机构力量充实,工作合力已经形成,xx区征地拆迁快速推进,建设环境保障有力,工程进度全面加快,累计完成投资6亿元。
城投集团克难经营效果明显。研究解决了一系列遗留问题,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企业管理步入规范化,业务工作转入正常化,争取棚改融资到位资金7.65亿元,为城市建设较好地发挥了融资平台作用。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全市城建系统干部职工克服诸多困难,付出百倍艰辛,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一心扑在工作上,驻守在工程一线,奔走在城乡大地,用智慧和汗水换来了城乡新变化。特别是在中心城市发展上,发改、国土、财政等部门以及xx区政府、xx区有关部门和相关镇办深度参与、功不可没。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城建事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一是中心城市规划管控的约束性还不强,少批多建、未批先建、违法乱建时有发生,“两违”建设形成存量多、增量管控压力大。据2016年市规划局对中心城市“两违”摸底排查结果:“两违”建设2240户,其中违法用地1149户,占地面积23.84万平方米;违法建设1091户,占地面积10.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19万平方米;2012年中心城市“两违”整治前已发生1994户,2012年中心城市“两违”整治后新发生246户。二是棚改工作合力尚未形成,工程进度慢、欠账大。2014-1016年,我市累计落实棚改项目41个、申请棚改贷款112.7亿元,但截至2016年底仅提款42.8亿元,实际支付21.1元、仅占贷款总额的18.72%,部分棚改贷款面临被收回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市的15个棚改项目(不含高新区)进度慢。三是中省城建示范试点工作仍有较大挖潜空间。如,国家住建部已公布中国特色小镇127个,陕西省5个,而我市尚为空白;全国宜居小镇190个,陕西省7个,而我市尚为空白;全国宜居村庄565个,陕西省23个,而我市仅有1个。四是城镇污水处理率数据向中省实时传送不稳定,2016年有2个月受到省住建厅的警示,工作信息报送需大力加强。五是中心城市管理亟待加强。交通拥堵日渐严重,重要节点脏乱差时有反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群众反响强烈。六是建设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重大项目征地拆迁长期得不到解决,有的项目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无法开工或工期严重滞后,致使财政付出巨额利息的建设资金长期趴窝。
对此,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从严从实解决发展中的各项问题。
二、谋篇布局、系统思维,着力实现城建工作新突破
规划、建设、管理是城市发展的三个重要环节,三位一体、相互关联、密不可分,需要我们运用系统思维,统筹抓好各项工作。
(一)以规划为引领,着力疏解江南、实施重心北移。习总书记强调,“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以规划为引领,既体现在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更体现在规划管控的严肃性。
一是高起点高标准修编规划。紧紧围绕“湖城一体、疏解江南、重心北移”的城市发展总纲,加快推进中心城市总规修编,实现“多规合一”。 认真谋划、迅速启动xx湖城一体概念规划编制。完成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区域的城市设计。统筹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村规划编制。全力支持xx区推进新城、张滩、县河、早阳、石梯片区组成的城东新区建设发展,指导xx区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东新区规划。各县区在做好县城规划修编的同时要加紧解决村镇规划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要本着因地制宜、删繁就简、便于操作的原则,切实发挥规划对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调控作用,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是强化规划管控的严肃性。从严规划管控上级有要求、群众有期待,从省上督查情况看,不管是中心城市还是各县城都有规划管控不严的问题,为此,有的领导干部还受了处分。各级必须要坚持规划与建设相统一,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控制性详规的相关规定,杜绝一切少批多建、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违法乱建等违法行为;要坚持规划与管理相结合,按照“部门常态监管、联合执法检查”的原则,开展经常性的规划执行监督检查,对突破规划指标、随意改变建筑容积率等行为,要及早发现、严厉查处;对违反建筑相关规程、影响市容市貌的现象,要严格把关、从严纠偏,坚决制止重规划轻落实、重审批轻管理的弊端,确保规划执行不走样,工程建设不违规。
中心城市要围绕“疏解江南”,从严规划管控。首要是管住增量,在“停”、“禁”上下功夫。要停止江南建成区新的住宅开发项目土地交易和规划审批,停止江南城区除危房改造之外的私人建房审批,严控江南城区开发建设强度。禁止规划区内乱搭乱建。其次是消化存量,在“退”、“转”上做文章。优先腾退有利用价值的市区党政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公共资产,逐步用于公共绿地、停车场、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xx区要主动研究区机关单位搬迁工作,退公还公,6月份前要见成效。进一步整合党政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有序北迁。市公产局牵头,会同市招商局、商务局、环保局、人社局尽快着手研究机关北移事宜。市规划局、住建局机关要带头北迁,今年6月份前搬迁至高新区创新创业大厦办公。
三是持续开展“两违” 整治。今年1月18日,市政府召开了“两违”管控工作专题会,按照“管住当前、先管后查、谋划长远”的思路,针对重点项目建设和已纳入中心城市棚户区改造等禁建、限建区域,以及高新区、瀛湖生态旅游区、恒口示范区和机场建设范围,集中开展“两违”整治。成立了工作机构,安排了工作经费,工作重心下移,明确了xx区政府是中心城市“两违”管控的责任主体,镇办、村、社区是具体责任单位,市区联动共同发力,采取灵活有效措施,近期的增量管控大有成效。这说明,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建立权责对等的机制,“两违”问题是可以管住的。尽管“两违”管控工作很难、很苦,但我还要重申:建立向镇办基层延伸、责权对等的“两违”管控体制,是下一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在中心城市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完成之前,市、区、镇(办)、村(社区)四级联动,要按既定方案持续推进,抓紧抓好;对存量“两违”建筑,市规划局、国土部门要加紧制定计划,拿出方案,会同相关方面逐步消化;对今年春节以后出现的“两违”增量,必须坚决启动追责。
(二)以项目为抓手,提升城市品质、做靓秦巴明珠。
城市就像一个生命体,景观面貌是城市的“形”,功能内涵是城市的“神”。外表有“颜值”,内涵有气质,形神兼备的城市,才是有品位的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做靓秦巴明珠,才能把xx变成“让人来了还想再来”的魅力城市。
一是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市住建局统筹,发改、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配合,加快工作节奏,抓续建、促新建、保竣工,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力促城市景观面貌和城市功能配套双提升。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时限,保质保量保效果地完成兴安西路、枣园路、大桥路提升、堤顶路改造以及滨江三期景观绿化、南环干道地下人行通道等工程;年内开工建设巴山路综合改造、江北大道综合改造、瀛湖路综合改造、江滩公园三期;年内建成滨江大道三期东段、红星路二期、民兵训练基地、东坝内环路、高井路二期及十
副市长在2017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
本文2017-03-06 15:14:27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507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