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暨冬季集中教育员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动员讲话发布:2017-03-02浏览:2358下载140次收藏

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暨冬季集中教育  

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暨冬季集中教育动员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前,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筹备工作,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并报县委、县政府研究,形成了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安排意见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扶持办法。前面,3个乡镇、2个企业、1个合作社作了交流发言,各有侧重,可圈可点,请大家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刚才,赵县长对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作了总结安排,县委常委、宣传部鲁部长对冬季集中教育工作作了安排,总结全面细致,安排扎实到位,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只有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有可能使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尤其是转移到第三产业,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换个角度说,只有解决好吃饭问题,才有精力发展其他产业,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  

一要对农业农村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始终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和主旋律。中央和省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中央连续13年出台1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第一位置,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从人力、物力、资金方面给予了倾斜,每年首先下发农业农村安排意见,提前安排农业农村工作。之所以高度重视,之所以提前部署,就是因为全县有9.6万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小康。因此,农业农村工作只能重视不能忽略,只能抓紧不能放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二要对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现状要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应当讲,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民收入有了新增长,农业基础建设得到新加强,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农村建设呈现新亮点,可以说是亮点纷呈。但是,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与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殷切期望相比,我们还有不足和差距。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缓慢,传统农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传统的思维方式、生产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粗种粗管、广种薄收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商品化率较低,多数农产品以初级产品出售,大量的农产品不能转化增值、成为真正的商品,农产品增值空间很小;缺乏优势品牌,部分农产品商标杂乱多,没有统一的验收标准和监测机构,市场对**品牌认可度不高,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农业基础建设虽然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受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市场风险加大等因素制约,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今年全县将实现整体脱贫,但是已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巩固提升精准扶贫成果、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研究解决。  

三要对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机遇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民增收空间越来越窄、农业生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越来越大,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中央和省、市统揽全局,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了系统部署,国家编制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以及农村人口市民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都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县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安排意见》和《**县2017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扶持办法》,在财政税收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仍然计划拿出资金扶持现代农业发展。  

二、抓主抓重,重点攻坚,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口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各乡镇全力推进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体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具体抓,做到在决策制定、工作部署上出实招,在财力投入、人员配备上动真格,在真抓实干、落实任务上下功夫,形成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强化目标考核的导向作用,坚持把督查考核贯穿于农业农村工作全过程,促使各级各部门把心思放在抓发展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重点任务。  

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要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1.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在产业化发展上下功夫。农业效益集中体现在产业化发展程度的高低。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农业结构单一、规模效益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一要持续调优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了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有利于农业提质增效,有利于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客观地讲,目前,我们很多产业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也是我县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偏低的重要原因。在产业结构上,要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由“生产导向”转向“消费导向”、“市场导向”,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着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在产业发展上,各乡镇要立足既有的产业基础,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切实运用好县上出台的扶持政策,引导群众集中力量抓1—2个重点产业,通过建立一批集中连片的示范区、示范带,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效应,实现每个乡镇有特色、有亮点,力争农业产业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突出地方特色。特别是城郊乡镇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利用农村田园风光、乡风民俗等资源,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努力将基地建设成景点、将田野打造成景区,拓展更加广阔的农业增值增效空间。二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要树立“向深加工要效益、要竞争力”的理念,把打造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作为做大做强产业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扶持立林、昊泰、龙麒等县内农产品加工企业抓好技改升级、规模扩张,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一批规模大、覆盖面广、知名度高、带动性强,全省全国知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今年,县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扶持的重点就是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的力度也非常大。各乡镇、各农口部门要立足实际,积极做好招商项目包装工作,力争引进一批有规模、效益高、辐射能力强的好项目、大龙头,尤其是乡镇,要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一手抓农业发展、一手抓招商引资,要真正招得来项目、引得进资金。近期,县上分三批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希望外出招商的农口部门、乡镇负责人能够带着责任、带着任务、带着目标去招商,不要回来之后一无所获。三要切实转变经营方式。在经营方式上,要由分散式粗放经营向适度规模集约经营转变。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集约经营水平。但是,分户经营、小规模生产仍然是我县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效益还不够明显。为此,我们要积极摸索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要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规模种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逐步向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一条龙的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形成农业全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要积极引进投资客商,鼓励工商资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嫁接联姻,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把经营规模做大,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县农牧局、各乡镇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加强引导和服务,努力让农民群众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四要注重抓好典型培育。从我到各乡镇调研的情况看,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亮点不多,到乡镇看的点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以前的点,可以说是今天的人还讲着过去的故事,缺乏探索创新的意识,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各乡镇、各部门要正确处理点上突破与面上带动、巩固老典型与创建新典型、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的关系,着力解决典型带动力不强、机制不活等问题。要按照乡乡有特色、产业有典型、部门有亮点、科技有示范的要求,在特色产业开发、设施农业发展等方面下大力气培育一批示范效应好、带动作用强的典型,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要加强示范点培育建设,各农村乡镇要结合各自产业实际抓建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示范园区、示范点,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亲自管,农口各部门要认真履职,直接对应到示范园区、示范点开展服务指导,以典型建设引领和推动农业农村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2.围绕全面建成小康,在巩固脱贫成果上下功夫。根据省市要求,我县今年要实现整体脱贫,根据市上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18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能不能实现,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巩固好脱贫成果。一要持续夯实发展基础。经过近年来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我县新建乡的基础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有些方面甚至好于老乡镇,但是,土地盐碱板结、产出效益不高、渠路林田不配套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农牧、国土、林业、扶贫、农发等相关部门在项目资金安排上,在统筹全县的同时,要根据各新建乡的实际予以适度倾斜,着力解决制约新建乡农业农村工作的瓶颈问题,改善生产条件,夯实发展基础。二要培育壮大增收产业。通过近期贫困退出县级验收情况来看,我县贫困户收入都超过了3500元的脱贫标准,但深入分析后就会发现贫困群众收入占比很不合理,主要原因在于享受的政策性收入较多,比方说建乡最晚的广至乡,享受全民低保政策,有些贫困户政策性收入甚至占到了总收入的3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尽管在新建乡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但是,这些产业还很脆弱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暨冬季集中教育员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