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中心土肥站站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
xx,男,汉族,生于1963年9月,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高级农艺师,现任xx县农技中心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
他是一名农民的儿子,自幼便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幼年时,穿梭于原公镇东庙村的庄稼地,使他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立志献身农业既是他儿时的梦想,更是他毕生追求的人生目标。1983年7月,他从陕西省仪祉农校土壤肥料专业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如今,他已在农业技术推广的一线干了33年。
立志农业三十载 测土配肥惠万家
30多年来,xx和站上的同事一起,跑遍了全县266个行政村,采集土壤样品11000余份、化验分析土壤样品105000项次,完成田间肥效试验近400个,引进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新产品80余个。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摸清了全县土壤类型和养分现状,建立了全县耕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和耕地地力评价系统,制定出了不同土壤类型配肥方案146个,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4月份,他在下乡途中偶然得知原公镇青龙寺村有一部分村民正处在盛果期的柑桔树,新生的叶片发白、发黄,严重的枯萎死亡,什么方法都用尽了,就是不见好转,村民心急如焚。凭着多年的经验,他断定:这种现象的发生,不是柑桔树的问题,而是土和肥的问题。xx在该村村民肖田福的柑桔园采集土壤、叶片和枝条样品化验分析后,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由于这个村土壤中的钙含量高,土壤偏碱,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铁被固定而不能被柑桔树根系吸收,柑桔树严重缺铁,不能正常生长。他立即对症开出了“药方”——选用螯合态铁肥兑水融化后,一棵树一棵树的挖坑浇根。村民开始不相信。他就和村民肖田福商量做给村民看,先在路边做示范,选发黄、发白最严重的柑桔树施铁肥。结果不到一个月时间,铁肥用一棵,柑桔树就活一棵,铁肥浇到哪,树就绿到哪,村民们争先恐后按他的配方救树保园。如今,近8年过去了,青龙寺村的大部分村民都已经掌握了铁肥使用的技术要领,看着村里的柑桔一年比一年收成好,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xx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
近年来,xx针对全县农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先后主持承担了我县的国家级农业科技项目2项、省级农业科技项目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项目3项,主持完成的《xx县特色农产品配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2010年获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参与完成的项目有四个分别获得省政府农技推广成果奖和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主编的《xx县耕地地力评价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书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荣获xx市政府2015年优秀论文二等奖;在陕西农业科学和现代农业科技等农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7篇。
一片深情藏沃土 勇于创新解难题
老庄镇鲁家庄村五组桔农彭文昌,今年65岁了,家里世代种植柑桔,勤劳朴实、技术老练,是村里出了名的“好把式”。去年7月下旬的一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正在单位做化验的xx突然接到老彭的电话:“李站长,我们村的桔子树不知道咋回事,还是青蛋蛋自己就掉了,一掉一大片。”老彭本身自己在当地就是种植柑桔的土专家,
农技中心土肥站站长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材料
本文2016-10-26 08:46:39发表“事迹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255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