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产业小镇运营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6-10-23浏览:2874下载176次收藏

关于产业小镇运营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根据区委主要领导指示,7月18日拿到上海思纳史密斯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上海)有限公的《以***产业小镇为抓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模式》相关材料后,区委政研室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思考,与和***分管领导及思纳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初步的沟通,并牵头召开由相关区级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对该模式有了初步的理解。现将对该运营模式的总体考虑、问题风险、政策配套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决策参考。  

    一、***产业小镇运营模式的主要特色  

    关于以***产业小镇为抓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是基于该公司多年项目运作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农业农村改革以及浙江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理论,并针对荻港村及南浔区的实际情况,作出的产业小镇运营模式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务实性和可行性。总体来说,这种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优点:  

    (一)理念先进,代表了农村改革的方向。整个运营模式的阐述中,充分运用了城乡一体化和消费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特别是农村“三权”入股、集体土地抵押等方面的设想,与当前推进的农业农村改革方向高度吻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考虑全面,运营模式相对比较成熟。无论是“上合中央政策、下契民众利益”,统筹解决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面貌改善的“三农”问题,还是系统解决“钱从哪里来,资金如何回收,人从哪里去,农民权益如何保障,产业如何运营,基础设施如何建设”等问题,都提出了较为务实的操作意见,方方面面考虑比较周到,而且提出了需要解决的一些敏感性的问题,体现了思纳公司作为一家成熟运营公司的深厚功底。  

(三)落点较准,成功运作的可行性较大。思纳公司建议以荻港村为试点,推进***产业小镇的开发与建设,落脚点选得比较准确。荻港村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景区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在全国的知名度正在逐步打响,配套设施正在逐渐成熟,游客日益增多,使得荻港村具有了推进产业小镇较为优越的基础条件,以此为核心的休闲旅游度假产业为小镇市场化运营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相比于南浔的城南试验区城乡一体化改革更多是在战略层面(为南浔城市发展和浔练一体化提供空间)主要靠政府推动,荻港村以***产业小镇为抓手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更具有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  

    二、项目动作存在的风险和主要问题  

    正如该文在一开始就提到,这种运营模式“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敏感性问题”。事实上,我们经过研究,认为操作这种模式首先需要对现有的法律和政策作出一些突破,在目前的条件下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风险:  

    1、政府兜底的风险。运营模式中提到,“如果乡村开发平台难以承受,政府可以分担基础设施和产业培育的部分投入,或者以提供担保、bt模式、ppp模式等,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经营风险”。这也就意味着一旦项目运作不下去,最终将由政府来兜底,这对于政府来说,承受的风险较大。  

    2、政策风险。主要有:一是30年土地承包期的问题,要保障租用小镇土地市民或企业的用益物权,势必无法绕过202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的问题;二是集体用地的产权处置问题。运营模式中需要将宅基地和农业用地的经营权注入到乡村开发平台,一旦项目运作不下去,势必涉及产权处置,而宅基地及土地流转退出仅限于本村村民和村集体。三是农村经营性建设土地抵押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全国仅33个县区试点,湖州市仅德清县刚开始试点,在南浔区试点尚无时间表。四是农村“三权”改革滞后的问题。***产业小镇的运营是建立在农村“三权”入股的基础上,但实际情况是农村“三权”确权的难度较大,周期较长,可能会带来时序进度上的影响。此外,项目还涉及村庄建设规划修编,传统古村落、历史文物及桑基鱼塘遗产保护等相关政策问题。  

    3、法律风险。产业小镇模式为了规避土地红线,套用了农村集体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产业小镇运营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