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级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级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县级工会直接担负着推动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重要职责,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县级工会组织作用,对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础、壮大工会队伍、维系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云南省xx县总工会通过深入各乡(镇、街道)总工会、工会联合会、系统工会,基层工会、省市驻会单位工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xx县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作了积极的探索与思考。
一、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一)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明确了发展和改革路径,同时也明确了改革创新基层工会工作的方向。如何顺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创新职工群众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是我们工会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向党和职工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
(二)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履行工会职能职责,完成新时期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要求:“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县级工会工作面对的是最基层的劳动者和一线工人,如何组织和引导他们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完成当代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每个基层工会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
(三)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是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全面建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创新,工会工作也要发展、也要创新”。“要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善于创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这些有关工会工作的深刻论述为我们做好工运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唯有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才能真正赢得广大职工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二、新形势下xx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全面深入,经济社会关系、企业组织形式、社会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
(一)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化
目前,我国工会组织呈“倒金字塔” 结构模式,存在头重脚轻现象,即省市以上的工会组织机构庞大、部门齐全、人员较多,而县、乡(镇、街道)一个基层工会干部被动应付上级工会若干个部门,乡(镇、街道)工会主席则普遍身兼数职,为做好各项工作疲于奔命,处于被动应付和无法兼顾的尴尬状态,社区、村民小组,特别是少数行业性(如:餐饮业、建筑业)工会组织则有名无实,基层工会组织的维护、教育、监督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有所削弱,作用不大,活力不强。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工会仍存在一些 “牌子工会”、“空转工会”的现象,少数企业虽然成立了工会,但活动开展不正常,没有形成基本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特别是部分企业工会的基础薄弱,功能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着“空白点”。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难度较大,致使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合同工、临时工仍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
(二)工会组织人员老化
县级工会人员编制少、干部兼职多,而且人员流动较难,提拔更是步履维艰,新鲜“血液”难于输送到工会,乡镇工会则根本没有人员编制,导致在岗人员老化。县、乡(镇、街道)工会干部培训机会少,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工运事业的发展要求。
(三)员工队伍结构多元化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就业都在快速增长,各种临时性、季节性以及劳务派遣等新型就业方式不断涌现。灵活就业人员、流动就业人数大量增加,劳动合同呈现短期化趋势,使员工队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新生代员工的大量增加。新生代员工在性格特点、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等方面与50、60、70年代的员工有很多不同,其主要表现为:“三高二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责任担当意识低”。
(四)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工利益诉求从原来的争取基本劳动权益,向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劳动条件、丰富文化生活、实现体面劳动等方面转变。劳动争议重点从传统的开除、辞退及解除劳动合同等方面,扩大到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工伤赔偿、经济补偿、同工同酬等权利性纠纷。劳动关系利益调处难度明显加大,对健全职工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五)劳资关系尤为复杂化
由于对侵犯劳动者权益行为处罚不力
县级工会直接担负着推动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重要职责,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县级工会组织作用,对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础、壮大工会队伍、维系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云南省xx县总工会通过深入各乡(镇、街道)总工会、工会联合会、系统工会,基层工会、省市驻会单位工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xx县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作了积极的探索与思考。
一、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一)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明确了发展和改革路径,同时也明确了改革创新基层工会工作的方向。如何顺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创新职工群众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是我们工会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向党和职工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
(二)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履行工会职能职责,完成新时期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要求:“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县级工会工作面对的是最基层的劳动者和一线工人,如何组织和引导他们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完成当代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每个基层工会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
(三)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是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全面建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创新,工会工作也要发展、也要创新”。“要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善于创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这些有关工会工作的深刻论述为我们做好工运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唯有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才能真正赢得广大职工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二、新形势下xx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全面深入,经济社会关系、企业组织形式、社会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
(一)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化
目前,我国工会组织呈“倒金字塔” 结构模式,存在头重脚轻现象,即省市以上的工会组织机构庞大、部门齐全、人员较多,而县、乡(镇、街道)一个基层工会干部被动应付上级工会若干个部门,乡(镇、街道)工会主席则普遍身兼数职,为做好各项工作疲于奔命,处于被动应付和无法兼顾的尴尬状态,社区、村民小组,特别是少数行业性(如:餐饮业、建筑业)工会组织则有名无实,基层工会组织的维护、教育、监督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有所削弱,作用不大,活力不强。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工会仍存在一些 “牌子工会”、“空转工会”的现象,少数企业虽然成立了工会,但活动开展不正常,没有形成基本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特别是部分企业工会的基础薄弱,功能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着“空白点”。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难度较大,致使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合同工、临时工仍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
(二)工会组织人员老化
县级工会人员编制少、干部兼职多,而且人员流动较难,提拔更是步履维艰,新鲜“血液”难于输送到工会,乡镇工会则根本没有人员编制,导致在岗人员老化。县、乡(镇、街道)工会干部培训机会少,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工运事业的发展要求。
(三)员工队伍结构多元化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就业都在快速增长,各种临时性、季节性以及劳务派遣等新型就业方式不断涌现。灵活就业人员、流动就业人数大量增加,劳动合同呈现短期化趋势,使员工队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新生代员工的大量增加。新生代员工在性格特点、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等方面与50、60、70年代的员工有很多不同,其主要表现为:“三高二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责任担当意识低”。
(四)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工利益诉求从原来的争取基本劳动权益,向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劳动条件、丰富文化生活、实现体面劳动等方面转变。劳动争议重点从传统的开除、辞退及解除劳动合同等方面,扩大到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工伤赔偿、经济补偿、同工同酬等权利性纠纷。劳动关系利益调处难度明显加大,对健全职工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五)劳资关系尤为复杂化
由于对侵犯劳动者权益行为处罚不力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级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本文2016-08-29 16:21:3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164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