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旅游文化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6-05-24浏览:2554下载240次收藏

卓尼县旅游文化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一、卓尼县旅游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一)贯彻落实 “旅游兴州”战略,建设“旅游甘南”情况  

为深入推进“旅游兴州”战略,大力建设生态甘南、旅游甘南。我县按照建设生态文化大县的定位,全力打造 “藏王故里·洮砚之乡”、“九色甘南香巴拉·五彩卓尼大峪沟”旅游文化品牌。近年来,投资1.26亿元完成了大峪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亿元完成了县城旅游功能改造和洮河风情线建设;投资4500万元完成了县城风貌改造;投资600万元建成了县城洮砚文化广场;投资69万元修建了禅定寺、土司“两馆”、洮河风情线等5处旅游星级厕所;投资40万元维修改造了多坝村20余户民居,开展“农家乐”旅游接待;投资1390万元完成了卓尼县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投资458万元完成了卓尼县五彩藏族风情演艺中心建设;投资100万元完成了土司纪念馆布展工作,促进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建设“旅游甘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繁荣“五大”旅游文化品牌,扶持带动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1、洮砚产业文化。我县是中国三大名砚之一——洮砚的出产地。近年来,我县对洮砚石料产地及雕刻工艺进行了重点保护,对喇嘛崖洮砚“宋坑”和其他洮砚石料产地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对洮砚雕刻工艺进行了挖掘整理。成立了洮砚协会和洮砚制作技艺传习所,积极开展洮砚制作技艺培训传习,在全县从事洮砚雕刻的2000多人中培训出洮砚雕刻师50多名。开发创作了“九九归一”、“红楼梦人物”、“清明上河图”等精品洮砚,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  

2、土司历史文化。为积极推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掘土司历史文化,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我县先后修建了土司陵园和土司纪念馆,并在2012年全面完成了土司纪念馆的布展工作,现已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同时,完成了纪录电影《卓尼土司》、《红色记者与杨土司》,电视宣传片《发现卓尼》的拍摄及后期制作。目前,已将光盘分送省、州、县各电视台在黄金时段轮番播放。  

3、藏传佛教文化。我县共有16座藏传佛教寺院,寺内珍藏着佛像、文物、壁画、经卷等诸多珍贵文物,其中禅定寺刻印的卓尼版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在国内藏学界具有重大影响。2009年,县上将16座寺院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建设控制地带。2010年,禅定寺被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我县投入大量资金对16座寺院的道路、佛阁进行维修、扩建,对文物存放点进行加固,有效保障了佛教文化的传承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  

4、自然生态文化。2007年,大峪沟景区经过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的现场终评,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截至目前,全县初具规模的旅游景区达20余处,较大规模的有大峪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康多峡旅游景区、香子沟——黄捻子景区、尼巴百年藏寨、拉力沟旅游景区等。         

5、觉乃民俗文化。为充分挖掘民俗风情和民间文化遗产,提升旅游文化品牌,县上先后将巴郎鼓舞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三格毛服饰制作和土族民歌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经挖掘整理,建立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等保护名录68项。目前,准备申报麦索加工技艺、棺木彩绘、四月十五禅定寺相见晒佛节、四月初八白塔寺庙会、四月群众嘛呢会、中伏三的“药泉水”、觉乃藏族帽子款式等7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大峪沟修建了觉乃藏族服饰展览馆。  

(三)旅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旅游文化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