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x乡位于南阳市xxx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与鲁山、南召县接壤,南北狭长,约55公里,面积298平方公里,横跨江淮两大流域,辖38个行政村,约6万人,属纯山区乡镇,鲁姚路(s239)贯穿南北。近年来,xxx乡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xxx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促进山区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科学规划,中心集镇与美丽乡村建设效果显著
xxx乡位于xxx县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伏牛山东麓,纯山区乡镇。境内省道鲁姚路(s239)贯穿南北。依路兴街,自然历史形成了xxx街、神林、焦庄、双桥、维摩寺五个传统小集镇。xxx乡党委、 政府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确定了创建特色卫星集镇的目标。一是注重乡情,高标准规划。依据xxx乡乡情,在集镇发展上作出“一体五翼”的总体思路。“一体”即xxx街;“五翼”即指神林、焦庄、双桥、维摩寺和以湾潭水库为中心的旅游区。“一体五翼”中重点是“一体”,即发挥xxx街在特色卫星集镇中的主体作用。目前,已经完成了对xxx街区总规的修编工作,形成了“一河两区三园”的发展格局。“一河”即澧河;“两区”即新老街区并举;“三园”即鹿角山游园,北山游园,南山游园,三山环绕。二是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开通建设了和平街、丰收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了滨河路,修建了长约2800米的澧河带状游园,极大地改善了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三是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工程。选择xxx村西庄组、王三沟村、街村村、秦家庄村等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村,总投资150万元。硬化道路550米,辅设污水管道1200米;建设垃圾和杂物处理场各一处;绿化美化居住环境,制作文化长廊三处,栽植冬青树1000余棵。试点村的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为全乡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四是注重资源优势,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新型城镇化的创建需要产业支撑。xxx乡有丰厚的矿产资源,乡党委、政府正确处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道路。目前,已有5家企业通过摘牌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总投资达1.2亿元。
(二)统筹兼顾,强化生态理念,生态建设成绩颇丰
xxx乡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其作为最大的政绩,一致认为,xxx乡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一是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xxx乡党委、政府协同县国土、工商、安监等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始终对非法采矿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持续出重拳,确保了整个矿山企业依法有序科学开采。二是加大林木管护力度,巩固5万亩生态林,禁止滥砍滥伐,禁止违法烧碳,确保xxx乡天蓝、林绿、水清。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近年来,该乡加大旅游资源宣传推介力度,致力于打造“金船寺—鲤鱼垛—维摩寺—骊山”旅游环线,加快对“两寺一庵”(金船寺、维摩寺、老母庵)的开发规划,并全面做好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为旅游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四是保护山区自然环境,依法规划、科学有序地开发砂石资源。近年来,按照县整治办的统一规划和要求,该乡加大力度打击非法采砂采矿活动,对坡头和河道进行资源整合,启动了招、拍、挂程序,进行依法有序开采,既保护赖以生存的青山绿水,又使资源得以合理利用。
(三)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依托山乡资源优势,以“林、菌、药、畜”四大产业为主线,把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支柱产业作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一是重点培育薄壳核桃产业。乡党委、政府通过邀请专家指导、调查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实地观摩等形式,将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管理相对简单的薄壳核桃作为富民工程和支柱产业进行培育。目前,全乡已规划、发展薄壳核桃万余亩。乡政府通过向县扶贫部门争取到扶贫项目6个,建6个薄壳核桃千亩示范方,分别是余庄村栗树沟、碾盘庄村、花栗山村乔麦山、三关庙村毛古堆、劳么沟村坪西、军章村军西军东。同时,乡政府成立了六个示范方包建领导小组,指导示范方具体建设,确保资金规范使用,确保规划建设到位,确保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二是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充分发挥我乡23万亩栗坡林优势,新栽培木耳、香菇300万棒(袋),预计实现产值3000万元。三是大力发展名贵树木育苗业。以贾盘村、贺庄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名贵树木育苗业。目前,贾盘村种植红枫等苗木500亩,前坪村种植塔松、广玉兰等名贵树苗2000多亩,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四是鼓励引导群众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发展特色产业,全乡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余家,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转型与农民增收。
(四)真抓实干,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一是“十二五”期间新成立了4家公司,分别为位于油坊庄村的xxx中泰实业有限公司,投资金额5000万元;油坊庄村的xxx和顺石业有限公司,投资金额5000万;老景庄村的xxx成丰矿业有限公司,投资金额7000万;老景庄村的xxx福瑞矿业有限公司,投资金额8000万。四家公司现均已正式投入生产,预计年创利税约8000万元,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300人左右。二是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该乡不断拓展发展思路,积极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如鹿角山高架桥项目争取资金534.1万元,神林西桥项目争取资金182万元,焦庄--建中厂项目争取资金633.2万元,xxx桥项目争取资金179万元等。
(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求改善,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xxx乡党委、 政府始终坚持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抓保障,惠民生,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近年来,通过争取项目,修建柏油路40公里,架高架桥7座;投资900万元,完成了中心小学的迁建工程;投资400万元,建成了卫生院门诊大楼;争取危房改造款500万元,改善了600户群众的居住条件;投资800万元,对12座病险水库进行了加固,解决了约8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二是强队伍,作表率,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按照xxx县委“班子在带、队伍在管、党员在教育、群众在教化”的要求,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带头转作风、下基层,带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对机关干部和全体村组干部的培训教育管理,规范干部行为,树立良好形象,传播正声音,积聚“正能量”,激发了全乡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使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建设美丽山乡中来。三是践行县委35565工作法,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适应新形势的需要,xxx县委提出了信访稳定35565工作法,坚持“三不对抗”,严格五步程序,强化“五项措施”,促进“六个转变”,筑牢“五道防线”,形成了“领导有力、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新格局,使一批疑难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xxx乡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上稳步前进,但发展步伐相对缓慢。据统计,2015年xxx乡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5900元,这离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8000元)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城镇化率低
城镇化率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国家统计局显示,从城乡结构看,2015年城镇常住人口750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2000万人,减少110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5%。,即城镇化率为55%。xxx乡人口总计6万人,全乡范围内仅有一个中心集镇区,其中目前居住人口还不到1万人,可见城镇化率还不足17%。
(二)贫困人口多,贫困情况严重
据统计,截止2015年年底,农村贫困人口7000万,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1%。xxx乡在38个行政村范围内,共识别和排查出困难户2000户,低保户2600户,五保户近1000户,残疾人总计约3000余人。这些贫困人口加起来约占该乡总人口的近20%。可见,xxx乡的贫困人口是国家平均水平的近2倍。同时,痴、傻、呆、捏,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弱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本文2016-03-14 17:09:55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765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