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计划
某市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计划
2016年是“十三五”起始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江苏省、苏州市综合医改试点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开展医疗卫生健康工程。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不断增进广大群众健康福祉,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原则,优化配置卫生计生服务资源,实现有效整合。注重医改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有效进展和显著成效。
(一)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按照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卫生计生“十三五”规划要求,科学整合、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北部医院开工建设,整合市一院与五院医疗资源,启动市二院核医学科、高压氧舱建设及市中医院原住院大楼修缮工程,市一院、二院要突出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市中医院、市三院要突出中医、妇保和精神等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每个建制镇按照二级医院标准要求建设好一所中心卫生院(或医院),其余卫生院要加强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按照“总量控制、优化布局、资源整合、提升效能”原则,调整部分服务站布点,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二)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着力推进医改重点项目,成立由市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组成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政府财政投入、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院运营绩效核算等多方共担的补偿机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健全公立医院价格综合改革政策,有序解决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加强与药品采购、医保支付、薪酬制度、分级诊疗等政策的衔接,合理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公立医院药占比降低到40%以下。全面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研究制订公立医院债务化解的政策措施。
(三)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二级综合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通用名种数占基本药物目录通用名总数的比例不少于80%,三级综合医院不少于70%,中医院不少于60%;专科医院配备比例也应在现有基础上适当上升。销售基本药物的金额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个百分点。以规范集中采购为重点,做好低价紧缺药品采购,加强药品配送、确保正常供应。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落实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供货企业积分考核管理和公示制度。严格药品、耗材网上采购监管。加快推进药品、耗材监管信息化建设。做好重点药品监控,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
(四)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加快建立病理、影像、心电诊断等远程培训、会诊中心,推进医疗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预约诊疗服务,市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号源原则上全部开放预约,专家门诊号源60%以上开放预约,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比例达80%,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率不低于30%。专家门诊号提前3天向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平台优先开放,接受转诊的市属医院要在门诊部建立双向转诊办公室和绿色通道,有序开展接诊、下转和协调等双向转诊工作,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协调构建医保在引导分级诊疗中的杠杆作用机制,加大医保支付政策向基层倾斜力度,进一步明确参保对象实行基层首诊的相关规定。努力实现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诊疗量占全市医疗机构诊疗量的60%以上,70%的重点人群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85%的重点人群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五)全面实施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各级医疗机构要对照《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考核指标(医疗机构)》加大自查自纠力度,逐条加以整改落实。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管理专业和病种的覆盖面,三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5个专业60个病种,二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0个专业40个病种,二级专科医院不少于8个病种,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入组率不得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得低于70%。积极开展日间手术试点工作,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二、三级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分别小于9天、10天。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逐步减少门诊输液行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要争取达到95%以上。充分发挥市质控中心的督查和指导作用,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感受。积极探索诊室记账、诊间结算、手机银行等灵活支付方式,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畅通绿色急救通道,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先救治、后缴费。完成苏州“三百工程”医疗对口支援贵州思南县工作。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基层师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医院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作用,促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年内完成练塘中心卫生院、沙家浜卫生院省级中医馆(中医综合诊疗区)创建,完成浒浦卫生院省级基层医疗机构示范中医科创建。
(六)完善多元化办医格局。进一步扩大社会办医空间,加大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力度,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非公医疗机构床位占比力争达到25%以上。贯彻落实《江苏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执业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护理院等多点执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完善和落实支持社会办医的各项政策措施,简化审批流程,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特别是举办康复、医养结合、护理院等资源短缺专业机构。贯彻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参加社会办医省级试点工作,进一步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医保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和科研立项等方面同等政策5944。注重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指导和扶持,引导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
二、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
(七)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教育,做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解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简政便民,做好生育服务登记工作。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警。做好政策修订后各项衔接工作,建立与全面两孩政策相适应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
(八)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保障常住人口计生事业经费使用,健全基层网络队伍。积极开展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国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和省级基层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试点工作。继续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推行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和生育服务登记。做好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审核,加强流动人口双向协作与统筹管理,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共享。
(九)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推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及时兑现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贯彻落实《省卫计委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见》精神,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档案,加大扶助力度,开展“连心家园”示范点创建活动,探索计生特殊家庭社会组织服
某市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计划
本文2016-03-12 14:37:56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7612.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