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扶持养鸭合作社经验材料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6-03-10浏览:2262下载168次收藏

乡镇扶持养鸭合作社经验材料

郑集镇是宜城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镇;同时也是远近闻名的皮蛋、板鸭之乡。近年来,镇财政部门把大力扶持养鸭合作社作为强镇富民的重要举措,在资金上扶、技术上帮、组织上管、有力促进进该镇玉保养鸭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该合作社现有市内外会员近2000户,养殖基地面积达到12500万亩,初步形成种鸭、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2014年,养鸭专业合作社社员户饲养总量突破100万只,实现产值1.5亿元,为养鸭农户增收1200万元。 养鸭合作社领头人任玉保今年五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其合作市初步起到“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特色财源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 因势利导 创建养鸭合作社。
郑集镇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养鸭传统为发展鸭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技术支撑。镇财政部门在工作中发现小而散的发展方式严重制约了鸭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养鸭农户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导致经验不能及时交流,信息不能及时沟通,市场不能得到共享,这就容易被鸭苗供应商、饲料销售商、市场营销商各个击破,造成养鸭农户效益不高、养鸭产业发展缓慢的局面,只有大家联合起来闯市场,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才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鸭产业竞争力。为此,他们提交了调研报告、建议将创建养鸭合作社纳入全镇财源建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并提出发展目标与措施。经镇党委、政府批准由魏岗村书记、养殖大户任玉保联合一批 养殖大户于2008年6月创建了宜城市玉保养鸭专业合作社,网络本市及钟祥、枣阳、南漳等周边县市养鸭户320多户,社员出资418万元,成为全市第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
成立养鸭合作社,搭起了农民养鸭增收致富的平台。镇政府组织专班由财政、税务、银行、农业畜、牧等单位领导参加,主要采取四轮驱动的办法,在全镇掀起了发展养鸭业的热潮。一是动员村组干部带头发展。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要求村组干部变“我说你干”为“我干你看”,用自己成功经验和示范效果带动农民干,调动和激发了农民群众发展养鸭业的积极性如望岗村党支部书记李正保、赤湖村党支部书记许士学、长湖村治保主任李道红等分别带领全村群众养鸭规模达到10万只以上。二是扶持养殖大户规模发展。全镇先后涌现出李金平、余耀国、张红云等大批叫得响、有影响户均养鸭达到100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这些身边的典型、身边的经验,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收到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引导作用251。三是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对有发展养鸭欲望的农户,合作社挨家挨户做工作,向群众宣讲养鸭的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引发了一部分群众的发展热情,许多农民找上门参观取经,与合作社达成了养殖协议。四是帮助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扶持养鸭合作社经验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