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2016年全县农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16-03-09浏览:2633下载149次收藏

在2016年全县农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猴年伊始,在全县上下深入开展“晾晒作”活动,奋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口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及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 “十二五”和2015年工作成绩,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农口重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破解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奋力实现“十三五”农业农村工作高点起步、首战告捷。刚才,县农林科技局、民政局、供销社、烟草局、农商银行的负责同志分别就各自的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思路清晰,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坚定信心,在“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成绩中寻求动力
“十二五”是我县三农工作思路调整、结构优化、内涵跃升的五年,是农村改革深化、农业发展迅猛、农民福祉增进、农村面貌改观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农业转型升级、突破发展目标,突出产业建设、促农增收、改革发展、服务保障、信贷支农等重点工作,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顺利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
五年来,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按照稳粮油、强烟畜、扩芋菜、优姜桑、兴林果的发展思路,不断壮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后续产业。粮食产量保持十一年连续增长、猪牛羊出栏74.55万头、烟草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10万亩左右、种植蔬菜10.7万亩、稳定黄姜5万亩、发展魔芋5.82万亩、年均养蚕发种1.2万张,传统产业稳步提升,后续产业阔步跟进,农民增收渠道得到拓展;累计培育各类农业园区48个,得到市级以上命名14个;“畜沼园”循环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完善;农机总动力由“十一五”末的16.73万千瓦增长到28.7万千瓦,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10家,认定家庭农场23家,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家;农业总产值22.96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十一五”末的4017元增加到8500元、实现翻番目标。
五年来,生态建设富有成效。依托林业项目,精心组织实施重点区域绿化、绿色产业建园,在汉江沿线营造了绵延百里的造林精品示范工程,累计完成绿化造林44.62万亩。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以油用牡丹、核桃、拐枣、油桐、狮头柑、茶叶为重点,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累计建设产业基地26.25万亩;健全县镇村三级森林资源管护网络,“一管三防”体系日益完善,森林管护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由47.7%提高到53.98%。
五年来,科技贡献份额提升。加快推进以**工业集中区和**工业园区为中心的“一区两园”建设步伐,为生态工业园区和35家企业争取中省科技资金817万元;累计评审县级科学技术奖18项,取得省市科技成果24项,组织申请国家专利165件,取得国家专利78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778.4万元,科技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3%。
五年来,民政保障能力增强。城乡低保运行规范,标准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公平公正、应保尽保,贫困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建成县级社区服务中心1个,城市社区服务站9个,农村社区服务站196个;共建成投用规模以上养老机构23个,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个、农村幸福院27个,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初步形成;积极应对灾情,及时下拨救灾物资,有效保障了重大灾害面前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五年来,信贷支农和供销工作力度加大。农商银行完成改组,服务网点实现镇级全覆盖,信贷产品和抵押方式趋于多样,服务质量和能力显著提升;涉农贷款发放额由“十一五”末的20.09亿元增长到40.2亿元,为全县三农工作发展提供了强力的金融支持。供销系统农用物资保障供给,烟花爆竹储运销售安全无事故;有效盘活资产,业务不断拓展,管理得到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扎实有力,确保了内部团结稳定。
成绩的背后、面前的荣誉,凝聚着大家辛勤的汗水。在此我向大家真诚地道一声辛苦了!
刚刚过去的2015年,虽然我县三农工作受到经济下行压力、投资缩减、市场疲软、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但我们在逆势中求得了很好的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效保持了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认可,很多部门和镇分别被评为人民满意单位,年度工作考评进入优秀格次。一是农业产业不断壮大。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22.96亿元,同比增长3.2%;粮油产量实现了12年连续增长目标;收购烟叶18.97万担、产值2.53亿元;生猪出栏56.1万头,发展魔芋1.2万亩、油用牡丹 1万亩、茶叶3000亩、设施蔬菜1000亩,养蚕发种8000张,后续产业持续发力。新认定县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市级农业园区4个,全县园区建设投入总资金2.53亿元,建成产值过亿元园区3个,现代农业园区实现总产值9.6亿元。二是林业发展实现双赢。完成造林绿化9.93万亩,以城区周边可视山体为重点的区域绿化效果明显;以核桃、狮头柑、拐枣、油用牡丹为重点的经济林基地建园大力实施。三是民生保障持续发力。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共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2.04亿元,贫困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深化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5%。四是信贷支农力度加大。县农商银行全年累计发放涉农贷款40.2亿元,有效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其它金融机构在政策的引领下,逐步把资金投向农村市场,农村金融投资洼地逐步形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全县上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谨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地感谢!
站在“十三五”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更有信心,更有决心,克难奋进,趁势而上,在追赶超越中实现农口工作的新跨越。
二、迅猛起步,开足马力,在奋勇赶超中开创“十三五”农口工作新局面
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短板在农村贫困人口,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理念,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强调优先保证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挖掘农业内部潜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构建生态、生产、生活协调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落实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今后五年,将是我省建设“三个**”的决胜期,并对**提出了“把追赶超作为工作基点和重心,全力打造我省新支撑”的要求,市上又做出了支持**县率先突破发展的决定,农业农村无疑将是突破的重点。县委十四届第十七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强势推进“五大突破”,坚决打赢“五场硬仗”的目标要求。打赢“五场硬仗”三农将是主战场。这些政策要求释放出了中省市各级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确保农民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强烈信号,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我县“十三五”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精准脱贫的总目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林业产业化进程,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改善乡村面貌,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和谐。主要发展目标是:农业总产值达到36亿元,其中烟草、油用牡丹、拐枣、特色畜牧四大产业产值达到27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16.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00元1045。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各镇各相关部门要甩开膀子、迈开步子,着眼终点、赢在起点,全力以赴抓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一)围绕精准脱贫,抓好“两项”扶贫。一是抓好农业产业扶贫。农民要脱贫,产业是根本。县农林科技、扶贫等相关部门要立足我县农业产业和脱贫攻坚实际,坚持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烟草、油用牡丹、拐枣、畜牧等四大特色产业,鼓励发展魔芋、林果、蔬菜、蚕桑等传统产业,帮扶发展中药材、水产养殖等新兴产业,探索“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要做强产业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延伸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运输、电子商务等产业链条,着力构建“一镇一至二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产业扶贫体系。二是做好民政兜底扶贫。对于无劳动能力或无法通过产业扶贫等措施摆脱贫困的贫困人口,要切实发挥好民政兜底作用。按照社会保障脱贫一批的要求,全面推进最低生活保障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并在有条件的镇试点推进。要把孤寡老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应保尽保。要利用好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全面建立贫困群众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扫除保障盲区,完善救助体系,形成各项救助制度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合理保障的工作格局。要广泛动员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促使资金、技术等要素向贫困村聚集、向贫困户投入。
(二)建设现代农业,提高综合效益。要按照传统产业提水平,新兴产业求突破的思路,突出抓好烟草、畜牧、拐枣、油用牡丹四大主导产业,巩固提升魔芋、核桃、蔬菜、茶叶等后续产业,在规模、龙头、园区、科技、品牌、循环上持续给力,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一是畜牧产业要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狠抓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养殖场建设,紧紧围绕猪牛羊出栏76万头的目标任务,以养殖生态猪、黑猪为突破口,带动生猪产业特色化发展。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引领生猪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以生猪养殖专业大户为重点,加大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巩固产业基础。要以规模养殖场、大村大户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广自动喂食、室温调控、废物循环等先进技术,增加养殖效益,让百万头生猪大县名副其实。二是烟草产业要坚持“围绕品牌建基地、依靠科技保优质”,围绕20个烟草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轮作倒茬,保质保量完成10万亩烤烟种植任务;今年务必要把烟草部门牵头、人社、农林科技、扶贫部门密切配合对职业烟农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稳定的烟农队伍,有效解决谁来种烟问题;要全面推广烟草全程机械化,农林科技局要向省级层面积极汇报争取,力争把起垄机、井窖打孔机、除草机等烟草生产环节的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烟草局要继续加大烟草生产机械补助扶持力度,全面提高烟草生产机械化率,解放生产力;要进一步加强烤房、烟田机耕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力度,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衔接,争取从项目、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我县更多的扶持;要在去年实施烤烟种植保险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进一步优化投保方式、定损赔付流程、赔付比例等保险方案,建立起一套符合旬阳烟草发展实际、贴近烟农需求、满足烟草风险保障需求且有效、管用、方便、快捷的烟草种植保险机制,促进全县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拐枣产业要以**、**、***等镇为重点,按照适地适树区域布局和一村一品整村推进建园方式,与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2016年全县农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