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安全生产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某市安全生产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根据市政府要求,现将“十二·五”我市安全生产情况总结如下,并对 “十三·五”我市安全生产发展规划提出以下意见。
一、“十二·五”安全生产情况回顾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进入法制轨道;将安全生产纳入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对事故多发、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力度,严肃追究事故责任。经过努力,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各类事故明显减少,各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
(一)严字当头,安全监察执法行动扎实开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安监察队伍得到发展,安监机构有计划的开展安全监察、专项监察、重点监察和安全检查指令的复查、督办和落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重点抓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严查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加大对非事故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按照 “四不放过”原则,依法追究有关事故责任人员的责任,落实整改措施。以“铁手腕、铁面孔、铁标准”狠抓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等各项活动,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对非煤矿山严把准入关,对新建企业严格履行“三同时”手续,督促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全部实施了分层分台阶开采、中深孔爆破技术。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检查,向重点监控的危化企业及其它重点企业派驻驻厂员,指导督促企业进行隐患排查治理,规范烟花爆竹经营,市区的批发点已全部迁出并实行仓储库标准化建设。道路交通对重点路段实地进行排查。制定了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工作方案,加大对道路交通企业检查力度,公安交警加强源头管理和路面巡逻疏导,实行对路面24小时的有效监控,加强了对事故多发路段的路面巡逻,加强对营运车辆的管理,建立了gps交通监控平台,消除交通事故隐患。在对人员密集场所各大商场投资上百万元,全部新上自动喷淋系统。对重点旅游场所、建筑施工、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都有相应的措施办法。
(二)责任落实,切实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工作重在基层,为此我市“十二·五”期间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了各乡镇和企业,明确了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我市在各乡镇办事处成立安监办,全市9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配备了32名专职安监员,每年的年初市政府与乡镇市直部门和重点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把各项控制指标和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到了安全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通过安全生产警示、问责、每月通报等形式,对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强化过程管理,各级各部门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非煤矿山、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实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规范安全生产执法,提高文明执法程度,加大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完善全市重大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及时了解上报各隐患单位的基本情况。聘请专家对危化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进行专项检查,每年排查出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平均600—1000项,投入整改资金数百万元,整改率100%。
(三)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断深入
“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社会化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标语、板报等阵地,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广泛宣传安全隐患治理的重要意义,不断扩大安全生产社会宣传教育面,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有效载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安全生产图片展、宣传漫画展、印发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单,编印安全生产工作信息等,使广大群众受到了很好的安全教育。
“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推进全员安全培训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分期分批培训厂长、经理、安全员、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平均每年培训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700人左右,通过广泛培训,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进一步提高。
(四)注重创新,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创新安全生产工作,多项创新工作上报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并得到推广。
一是编制了《氨制冷企业安全作业规范》,被认定为地方标准,填补了氨制冷行业管理上的一项空白。同时制定涉氨企业最低准入标准,并在《中国安全生产报》刊发;2013年修订编制了《氨制冷企业安全技术规程》db1521001/t02—2013,作为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二是规范烟花爆竹储存仓库的标准化建设,五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全部在市区外建设了标准化仓库;市区的烟花爆竹批发点已全部迁出人员密集区,在远郊设立烟花爆竹经营区。
三是建立了专盯制度,在特殊时段,对重点企业重点部位派驻驻厂员,指导、督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四是建立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工作机制,编制《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工作手册》发放到各乡镇、办事处,解决了乡镇安全监管权责不对等、工作无手段等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进乡镇入社区,实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消除了基层安监工作空白点。
由于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基本知识,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检查,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经过不懈努力,我市有效地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xx市安监局圆满完成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安全生产工作连续五年在地区排名第一,并荣获“全国安全监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赢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好评。
(五)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市平均每年死亡3人左右,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等领域各类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安全生产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使安全生产监管对象趋于多元化,监管难度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务工人员进入劳动力市场,使安全生产形势面临更大压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目前,我市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产发生,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种局面若不能有效控制,将直接影响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决定了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为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整体部署。
当前我市的安全生产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安全生产的技术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力量不足,缺少专业人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落后,基础薄弱,未建立起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安全生产科技相对落后,不能为安全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全社会安全意识薄弱,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需要加强,不断增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
二、“十三·五”安全生产发展规划意见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安全生产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基本方针与目标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市安全生产水平。
2.基本方针
坚持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立足防范、关中前移,依法行政、强化监管、深化整治、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3.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市工矿企业、商贸企业伤亡事故和死
根据市政府要求,现将“十二·五”我市安全生产情况总结如下,并对 “十三·五”我市安全生产发展规划提出以下意见。
一、“十二·五”安全生产情况回顾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进入法制轨道;将安全生产纳入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对事故多发、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力度,严肃追究事故责任。经过努力,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各类事故明显减少,各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
(一)严字当头,安全监察执法行动扎实开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安监察队伍得到发展,安监机构有计划的开展安全监察、专项监察、重点监察和安全检查指令的复查、督办和落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重点抓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严查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加大对非事故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按照 “四不放过”原则,依法追究有关事故责任人员的责任,落实整改措施。以“铁手腕、铁面孔、铁标准”狠抓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等各项活动,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对非煤矿山严把准入关,对新建企业严格履行“三同时”手续,督促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全部实施了分层分台阶开采、中深孔爆破技术。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检查,向重点监控的危化企业及其它重点企业派驻驻厂员,指导督促企业进行隐患排查治理,规范烟花爆竹经营,市区的批发点已全部迁出并实行仓储库标准化建设。道路交通对重点路段实地进行排查。制定了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工作方案,加大对道路交通企业检查力度,公安交警加强源头管理和路面巡逻疏导,实行对路面24小时的有效监控,加强了对事故多发路段的路面巡逻,加强对营运车辆的管理,建立了gps交通监控平台,消除交通事故隐患。在对人员密集场所各大商场投资上百万元,全部新上自动喷淋系统。对重点旅游场所、建筑施工、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都有相应的措施办法。
(二)责任落实,切实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工作重在基层,为此我市“十二·五”期间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了各乡镇和企业,明确了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我市在各乡镇办事处成立安监办,全市9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配备了32名专职安监员,每年的年初市政府与乡镇市直部门和重点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把各项控制指标和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到了安全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通过安全生产警示、问责、每月通报等形式,对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强化过程管理,各级各部门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非煤矿山、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实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规范安全生产执法,提高文明执法程度,加大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完善全市重大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及时了解上报各隐患单位的基本情况。聘请专家对危化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进行专项检查,每年排查出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平均600—1000项,投入整改资金数百万元,整改率100%。
(三)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断深入
“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社会化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标语、板报等阵地,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广泛宣传安全隐患治理的重要意义,不断扩大安全生产社会宣传教育面,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有效载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安全生产图片展、宣传漫画展、印发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单,编印安全生产工作信息等,使广大群众受到了很好的安全教育。
“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推进全员安全培训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分期分批培训厂长、经理、安全员、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平均每年培训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700人左右,通过广泛培训,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进一步提高。
(四)注重创新,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创新安全生产工作,多项创新工作上报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并得到推广。
一是编制了《氨制冷企业安全作业规范》,被认定为地方标准,填补了氨制冷行业管理上的一项空白。同时制定涉氨企业最低准入标准,并在《中国安全生产报》刊发;2013年修订编制了《氨制冷企业安全技术规程》db1521001/t02—2013,作为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二是规范烟花爆竹储存仓库的标准化建设,五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全部在市区外建设了标准化仓库;市区的烟花爆竹批发点已全部迁出人员密集区,在远郊设立烟花爆竹经营区。
三是建立了专盯制度,在特殊时段,对重点企业重点部位派驻驻厂员,指导、督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四是建立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工作机制,编制《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工作手册》发放到各乡镇、办事处,解决了乡镇安全监管权责不对等、工作无手段等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进乡镇入社区,实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消除了基层安监工作空白点。
由于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基本知识,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检查,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经过不懈努力,我市有效地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xx市安监局圆满完成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安全生产工作连续五年在地区排名第一,并荣获“全国安全监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赢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好评。
(五)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市平均每年死亡3人左右,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等领域各类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安全生产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使安全生产监管对象趋于多元化,监管难度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务工人员进入劳动力市场,使安全生产形势面临更大压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目前,我市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产发生,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种局面若不能有效控制,将直接影响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决定了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为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整体部署。
当前我市的安全生产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安全生产的技术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力量不足,缺少专业人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落后,基础薄弱,未建立起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安全生产科技相对落后,不能为安全生产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全社会安全意识薄弱,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需要加强,不断增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
二、“十三·五”安全生产发展规划意见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安全生产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基本方针与目标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市安全生产水平。
2.基本方针
坚持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立足防范、关中前移,依法行政、强化监管、深化整治、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3.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市工矿企业、商贸企业伤亡事故和死
某市安全生产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发展规划
点击下载
本文2015-12-16 16:48:12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575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