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人大关于两法一条例实施情的况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5-11-20浏览:2032下载287次收藏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预防违法犯罪,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市人大内司委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市未保委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两法一条例”)的情况,并与相关成员单位进行了座谈交流。6月中旬,市人大内司委会同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赴秀洲区、桐乡市进行调研,了解听取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实施“两法一条例”的情况介绍,实地走访学校、社区、基层警务室、律师事务所等进行座谈。现将调研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主要成效及特点

我市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市未保委的直接牵头协调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成年人“两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总体良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方面共同努力。为此,市、县两级未保机构都进行了调整,市未保委现有30多家成员单位;全市镇(街道)、村(社区)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建立相应未保组织机构,镇级未保组织组建率达100%,村级未保组织组建率达98.98%。各地还普遍成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部分社区建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小组等。各级政府把“两法一条例”的学习宣传纳入“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认识。此外,还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把热心于未成年人保护和重点青少年帮扶工作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纳入未保组织体系,在全市范围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未成人保护工作新格局。

(二)实行综合治理,不断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全市教育机构通过重点抓好农村、新居民、残障三大未成年人群,来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一是通过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通过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实现城乡学校空间布局一体化;采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做到城乡基础教育硬件大致相当,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实行推进招生城乡均衡,避免优质生源的过渡集中;实施推进城乡师资均衡,较好地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二是落实“两个为主”,实现新居民子女教育和谐发展。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新居民子女教育健康发展。对在公办学校就读的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借读费,并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的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和“困难助学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等待遇,进一步从制度上明确了新居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开展落实校安工程,有序关停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桐乡市经过科学谋划、稳步推进,部门联动、加强监管等工作,有序关停新居民子弟学校,将新居民子女合理安置到普通公办学校,切实维护了外来人员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残障儿童享受优质教育。我市各级教育机构逐步建立随班就读,加强特教中心专职人员配备,创新送教上门教学模式等,保障残障儿童的受教育权。

文化部门根据自身的职责,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加强网吧监督管理,严把“未成年人禁入”关。实行“重点时段检查制度”,开展网吧专项整治,2014年至今,共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案件34起,罚款24.2万元。二是净化出版物市场,严防非法音像、书刊流入校园。2014年,全市共取缔非法兜售出版物游摊136处,收缴盗版音像制品8.2万张,非法书报刊2.4万余册,立案查处各类侵权违法违规案件27件。通过整治,进一步净化了出版物市场,从源头上封堵了非法出版物流入校园。三是开展暑期文化市场管理,维护未成年人权益。2014年暑假,全市共检查各类经营场所2558家次,查处网吧、量贩式ktv、电子游戏等违法违规案件31件,罚款10.87万元,维护了未成年人的权益,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平安、有序。

(三)加大工作力度,学校家庭社会综合发挥教育作用。为进一步发掘教育资源,扩大正面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联系、配合,努力改变各自为政的封闭模式,扩大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影响力,形成 “三位一体”的新格局。一是依托重要节假日与纪念日,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开展“与祖国共奋进,与家乡同发展”、“红领巾心向党”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倡导真人德育,注重实践育人。二是整合暑期教育资源,突出社会教育平台作用。以“七彩童年”为主题,每年组织开展青少年暑期教育活动,许多地方广泛发动中小学老师、离退休老同志、返乡大学生等各方面的人才担任村、社区暑期教育活动辅导员。2014年桐乡市就有67872名中小学参与暑期活动,参与率达83.5%。三是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夯实家庭育人基础。桐乡市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家教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宣讲活动,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提高家长整体素质,在xx日报桐乡版开设“教子有方好家长”栏目,帮助家长答疑解惑;在桐乡植物园建立“德孝主题公园”,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感恩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四是各地的社区依托法制学校、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法制宣传,坚持“学校放假、社区开学”的做法,用社区德育资源,加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思想品德、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建立青少年社区服务中心、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新世纪读书屋等,为青少年提供读书、培训、娱乐、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

(四)强化司法保护,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取得成效。全市各级公安、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适合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点的办案制度,注意维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名誉及其他合法权益,尽可能减少使用强制措施,基本做到对被羁押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押分管,并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照顾。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帮助他们改掉恶习,成为新人。

我市两级人民法院的少年法庭(合议庭)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重在教育的原则。在对未成年被告人定罪量刑时,除了正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外,结合其犯罪原因、心理特点、主观过错程度等情况,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市人大关于两法一条例实施情的况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