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15年)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5-10-20浏览:2367下载130次收藏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我们围绕“五个乾县”建设谋篇布局、强势起步的重要一年。一年来,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工作,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结构向优的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预计生产总值完成145亿元,增长12.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亿元,增长6.4%。  

——结构调整初显成效。三次产业比为21.9:44.7:33.4,一产较去年下降0.4个百分点,三产较去年提升1.2个百分点。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1亿元,增长22.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3亿元,居全市第二。  

——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分别增长11.5%和12%;各项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2.4亿元,位居全市前列。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项目,扩大投资,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牢固树立“经济工作项目化”的理念,以开展“项目建设服务年”和“招商引资落地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抓好项目跟踪服务和推进落实。8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5%,项目数量、投资额创历年之最;列入市级的4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1.3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8.1%,投资完成率位居全市前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合同项目23个,到位资金89亿元。紧盯国家、省市政策动向,积极争项目、争资金,共争取项目资金8.5亿元。通过抓招商、上项目、促投资,为经济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动能。  

(二)做强支柱,扩张规模,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注重产业链招商,扩张工业规模,做强支柱产业。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引进了投资60亿元的王派电动车科技产业园、投资43亿元的正麒电驱装置等项目,特别是韩国pnt项目,仅用6个月完成了洽谈、签约和征地,现已开工建设,该项目为韩国西安三星电子做配套,扩大了“陕西制造、乾县配套”领域。在纺织产业方面,将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调整,中瑞织造服装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投资2.6亿元,完成了同润纺织、永丰纺织等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在全市首家设立了贷款风险补偿金,市、县各出资500万元,撬动银行资本1个亿,力促纺织行业走出困境。在建材产业方面,海螺水泥、高科管材产销两旺,并积极延伸产业链,筹建配套产业项目,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投资1亿元,实施了浩泽路、振兴路、好畤路等园区道路工程,园区承载力不断提升,汽配产业园被列入省级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培育规模企业3户,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52亿元,增长19.4%。  

(三)夯实基础,打造优势,“三农”工作亮点纷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紧盯国际苹果产业发展方向,调优果业布局,双矮苹果发展到3.2万亩,为北部旱腰带群众增收致富拓宽了新路子,乾县双矮苹果栽植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新建早中熟苹果1万亩,发展杂果6000亩。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优利士乳业与西安百跃集团强强合作,建设年产2万吨羊奶粉和3万吨液态奶生产线,为畜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建成金御宫牧业、翼华养殖等标准化养殖场19个。加快鲁源、三辉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到7000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实施菜单式、精准化扶贫,全力推进旱腰带地区特色城镇化移民搬迁工作,规划建设的8个移民搬迁点,大唐小镇、漠西大桥社区已动工建设。全年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到1.93亿元,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四)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从民需入手,分批对县城西大街、盐店巷等6条街区道路、人行道、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对顺太街实施拆迁,打通了连接新老城区的重要通道,方便了市民出行。人民广场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拉开,鼓楼内部装修工程同步实施。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对107省道乾县终端段、乾普路进行了绿化,在主要街区补装路灯,解决群众夜间出行不便问题。7个旧城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省上跟踪指导的市级示范镇阳洪镇建设进展顺利,被列入新一轮国家重点镇。持续深入开展县城容貌大提升、农村环境大整治活动,特别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上,我们坚持不懈,持续用力,共投入资金2860万元,集中解决了垃圾乱倒、“三堆”占道等突出问题,建成示范村90个,在镇、村落实了管理机构、配备了保洁员,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观。  

(五)提升内涵,彰显特色,旅游产业蓄势待发。抢抓乾陵唐文化景区列入全省重点建设的十大文化旅游景区的机遇,配合陕旅集团,完成了景区概念性规划编制及武则天时代博物馆等5个重点项目的勘查、选址工作。实施万亩侧柏上大陵、万亩牡丹绕乾陵、万亩绿林连景区“三万”工程,新栽侧柏10万余株、牡丹2000亩,唐农苑关中特色果业基地核心区基本建成。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乾陵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被人民日报、凤凰卫视等知名媒体评选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景。全年共接待游客3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亿元。  

(六)加大投入,兴办实事,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投入14.6亿元,建成民生项目90个,为群众承诺兴办的10项实事基本完成。最令人振奋的是,备受全县人民关注的羊毛湾引水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投资8500万元,工程建成后,将解决今后至少30年县城及沿线群众用水问题,乾县人民将喝上优质、甘甜的羊毛湾水!建成人饮工程63处,4眼应急水源井全线并网投入使用。加快构建县域交通大网络,乾普路升等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漠谷大桥新桥工程全面拉开,新修村内道路185公里,13个镇(社区)村内道路硬化实现全覆盖。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623套;改造农村危房400户。积极推进就业工作,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228万元,新增城镇就业3100人,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5万人(次)。为各类困难群众、保障人群发放补助和社保资金1.82亿元。倾力发展教育事业,对46所学校校舍、体育场地进行了改造建设,全年确定的31所学校顺利通过了“双高双普”验收。特别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2014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达到2131人,居全市前列!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县医院住院综合楼、120急救指挥中心大楼投入使用,卫生监督所办公楼主体竣工。扎实推进母亲健康工程、优生促进工程,对5.68万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健康检查。全面推进文体广电事业,建成了13个镇(社区)全民健身广场,为基层配发了文化体育器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实现村级全覆盖;编写并排练了弦板腔近代历史剧《范紫东》,荣获陕西省优秀剧目奖;弦板腔晋京演出成功,获专家好评;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7089套,两套人民广播电台同时开播,县广播电视转播塔正在建设。深入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碧水”行动,狠抓节能减排,主要指标均控制在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以内。  

(七)健全机制,综合治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集中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活动,一批信访积案得到彻底解决。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十大工程,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加强基层网络建设,食品药品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加大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安全监管,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八)深化改革,重点突破,内生动力加速释放。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分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88项,将46项行政审批事项转为日常管理。积极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274户。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了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利益。深化教育、卫生改革,成立了3家教育联盟,在中小学校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群众反映的县城“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25个镇(社区)卫生院全面推行“先住院、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九)牢记宗旨,改进作风,效能建设取得实效。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拳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21项突出问题,清理吃空饷108人,腾退办公用房410.2平方米,公务接待费用下降10%。深化拓展“千帮千”活动,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0件,政协委员提案67件,办复率100%。深入开展“三个文明”进机关活动,推出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建成“12345”一号通便民服务中心。“六五”普法工作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职能有效发挥,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同时,物价、县志、档案、盐务、人防、宗教、妇女儿童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的一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在把握机遇中创造优势,靠苦干实干赢得主动,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开创了乾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和衷共济、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乾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来乾投资者和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绩令人鼓舞,问题不容忽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仍处于爬坡过坎、负重前行的紧要关头,乾县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县情短期内还难以实现根本改变,经济总量不大与质量不高并存,一些长期存在的老问题和转型发展的新矛盾相互交织。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产比重偏大,二产比重不高,三产质量不优,加快工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任务较重。二是人均财力弱,公共服务水平低,社会事业投入方面欠账较多。三是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率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均衡。四是干部作风建设和法治建设还需加强。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牢记责任使命,增强忧患意识,敢于担当、毫不懈怠,认真克服和解决。  

二、201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常态,既要正确看待当前经济下行、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更要看到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随着西银高铁、货运空港、城际铁路等项目的实施,乾县作为丝绸之路第一驿站、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和大西安建设卫星城市,在全市乃至全省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扭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事、实事,经济内生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县上下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在外成功人士情系家乡、鼎力相助,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局面,这些为我们新常态下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对乾县而言,绝不是放慢步子,更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如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问题,要努力做到换挡不减速、量增质更优,实现更快、更优、更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四大战略”,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法治建设,更加注重民生保障,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推动乾县转型发展、快速崛起上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15年)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