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区民族民间信仰情况调查报告

栏目:调查报告发布:2015-09-19浏览:2510下载295次收藏

某区民族民间信仰情况调查报告

 

市民宗局:

按照省民族宗教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民族民间信仰情况调研的通知》(云民宗办发﹝2015﹞13号)和普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民族民间信仰情况调研的实施方案》(普民宗发﹝2015﹞20号)文件要求,我局抽调专人对全区7个乡镇的民族民间信仰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区的民族民间信仰历史悠久,种类多,主要分布在农村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信仰场所简单,最早创建于人类定居xx。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其表现形式以祭竜、祭神、供神为主。解放后,大多数场所被移作他用或被拆毁、关闭。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民族民间信仰又随之而起,民间信仰场所散处民间。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区有民族民间信仰场所4处,分布在云仙乡、龙潭乡的4个自然村,信众有1000人左右,而且信仰规模较小,活动场所基本不足20平方米,活动时间多为春节或初一、初二和初十五,逢年过节,烧香拜佛,无管委会等组织及各项制度,基本由信众中年龄较大者组织开展活动,无大型活动的开展,经费来源均来自信众自愿捐献且用于活动开展。信众大多把佛道教混为一体,所以经常出现佛道教神仙在一起供奉,大多为天神、地神、树神、竜神、庙神、财神、观音等。其信仰特点有。一是多样性,从信仰种类来看,民族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灵多种多样,凡是认为具有神灵的事物,都会成为他们虔诚信仰的对象。二是复杂性,民族民间信仰与佛教、道教信仰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在农村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和普遍的群众认可。三是松散性,民族民间信仰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求神拜佛、烧香烧纸等,缺乏统一管理,彼此也无直接的隶属关系。

二、民族民间信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区的民族民间信仰态势基本是稳定的,民间信仰活动是正常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民间信仰活动尚不规范。突出表现在:民间信仰没有经典、教义、教规和活动准则,活动内容混杂,给封建迷信活动以可乘之机,如跳神、卜卦等,甚至会引发不稳定、不安全事端。

2、场所管理混乱。我区的民族民间信仰基本由村寨中的老人出面管理,他们大都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低。有的则被巫婆、神汉所把持。民族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组织不健全,制度也没有,财务不公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区民族民间信仰情况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