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存慎独之念常怀敬畏之心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慎独是一种情操、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自律、是一种坦荡。
古往今来,很多仁人志士都把“慎独”看作是自我完备的道德修养。春秋时,齐国有人在建筑工地上挖到一块精美的宝石,便悄悄将宝石送给京城管建筑的最高官子罕,子罕看着奇光异彩的宝石说:“我以廉洁为宝,假如我接受了这块宝石,我就失去了自己的宝贝了。”由此可见子罕的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当今的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也都是“慎独”的典范,他们那种高尚情操和道德境界让亿万人民敬仰,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然而,当今社会不少官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方向,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自我克制,在阴暗角落里胡作非为,大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认为人不知、鬼不觉。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锒铛入狱,甚至丢掉性命。究其原因,就是不能够做到“慎独”, 吞下自酿的苦果。
敬畏,《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
常存慎独之念常怀敬畏之心
点击下载
上一篇:司法局法宣处读书思廉征文作品下一篇:看品茶读人生悟廉政(征文)
本文2015-08-31 14:52:31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245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