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并作出工作部署。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劳动关系的调控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政府,这是由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职能决定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从微观层面上看是企业的问题,从宏观层面上看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立足点不在于个别企业,社会问题必须由政府来解决,在于整个社会要有一个有利于形成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在现阶段,主要应该通过政府主导的劳动关系调整方式来维持劳动关系的基本稳定”。政府的政策可以对市场行为发挥调节作用,也能够对市场机制的作用结果进行纠正。政府要树立公平合理的价值目标,以公平合理为政府制定劳动政策的出发点,通过综合运用法律、制度、政策和经济调控等手段来调控劳动关系,以缓和劳资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作用,为劳动者参与经济活动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同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也需要政府其他机关单位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好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各相关部门应当负责本行业领域内的监管和督办。住建部门要发挥好对建筑领域开发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管控职能,防止建筑领域出现工资拖欠行为;安监部门应当发挥其对矿山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作用,督促本行业工资支付足额及时发放。交通部门应当负责本行业领域内发包的项目工程和相关企业,对本领域的工程具有约束力,有效制止劳资纠纷。水电部门负责本领域发包的水电工程项目和企业。国土部门负责本领域发包的项目工程等。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联动处理用工纠纷。
二是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及配套措施。我国陆续颁布实施了一部分劳动法律法规,为实践中处理劳动争议、调整劳动关系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已经颁发的法律在实践中发现了不足和缺陷,有的缺乏配套措施,需要修改和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问题新动态新情况的出现,有必要制订新的法律法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处理应急情况。而现实生活中群体性劳动关系冲突往往是由于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渠道不畅所致。因此,应该改革和完善现行集体争议处理机制,强化集体争议处理的法制建设,在集体争议的处理原则、处理期限、处理机构和处理方式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是解决劳资冲突、实现劳资合作的重要手段。
三是建立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会组织、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三方协商机制。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的产物,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表达和维护者,工会要严格履行《中国工会章程》和《工会法》所赋予的权利义务。工会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工会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立脚点,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必须加强工会的自主性建设。企业的工会领导成员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杜绝行政任命或资方委派工会主席的做法。企业的工会要带领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应该决定企业重大决策事项,让职工真正成为主人翁。
建立起真正的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2015-08-13 17:14:21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211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