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弘文尚德孝行天下演讲稿汇编
孝心 孝道
是谁教会了我们牙牙学语?是谁哺育我们长大成人?又是谁将自己的飞逝青春年华换来了我们成长着的生命?那正是让人感动受人崇敬的两个人,我们的父母亲!
请看,夏天时父母准备好的那一盘甘爽的西瓜,冬日里递上来的那一杯温热的牛奶。出门时从不落下那一声小心的叮咛,离别后从不间断的那一句关心的问候……这些看似平常却饱含深情的画面历历在目。为了我们成长,为了我们成人,为了我们成才,为了我们成功,他们默默地为我们奠基。无论遭受了多少苦累,却那样心甘情愿地坚守和执着。
人们常说:母爱如水,滋润生长;父爱如山,遮风挡雨。我觉得,父母之爱就像一杯咖啡,虽然它的味道稍有苦涩,但它的糖份却积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后,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滋味。
俗话说,大恩不言谢。然而,如果我们天天沐浴在父母的大恩大德之中却不知谢,那我们是何等地无知与无情。
古语道:百善孝为先。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然而,慈孝之心,我们有吗?当我们出门就拦出租车,却没有想到我们所花费的是父母顶着凛冽的寒风骑着自行车上班所得的收入;当我们乐此不疲地参加同学朋友的生日聚会,却从未在爸妈的生日那天捎去儿女的祝福,甚至就连父母的生日是哪天也不一无所知;曾几何时,我们渐渐丢失了豪情壮志的念想,却慢慢沾染了在灯红酒绿中贪恋虚荣。父母含辛茹苦地供养我们读书上学,而我们却在意志消磨中与父母的眼神渐行渐远。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只能向着家的方向道一声:“爸、妈,对不起!”
孝是与生俱来的品质。只不过,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尘埃所掩盖了。当我们厌烦父母的唠叨时,常常与父母顶嘴,殊不知,那些唠叨中满载着父母的爱;当我们视父母的爱为理所当然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爱……乌鸦能反哺,羔羊会跪乳,而我们难道真的不如一只乌鸦,不如一头羔羊吗?
记得去年暑假,我用一个月兼职所得来的钱为我爸买了一块手表。那天下班回到家我把手表推到爸爸的面前,很自豪对他说:“爸,这是儿子十八年来第一次送你礼物。祝你生日快乐!”爸听后笑着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可是当我看到我爸那微红的眼眶时,我的心颤抖了。那渐白的双鬓在灯光下是多么刺眼,他为了我操了多少心?第二天起床,我妈用一种很吃醋的语气对我说:“小俊,听说你给你爸买了块手表,你知道吗?你爸昨晚带着睡了一夜。”我当时鼻子一酸连忙转过身去流下了一行忏悔的眼泪。其实孝心,并不是长大后才有的责任,也并非是用金钱就能弥补。孝心的终极意义或许就是爱。孝心其实很简单,真的很简单。为家里打扫一次卫生;为母亲倒上一杯水;为父亲捶一次背……这是多么简单,可同样是这些小事,却能让父母感动很久很久。真的!孝并不需要什么山珍海味,更不需要那些千万豪宅,也许我们的孝心并不豪华,只是一个细节,一个动作。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会欣然接受它,因为这里承载子女对父母浓浓的爱!或许这才是给予父母最好的礼物吧!
最近我被央视“别让等待,成为遗憾”的公益广告深深吸引着,每次看到这一幕幕画面,我的心里总有一种酸楚的感觉,似乎这一切让我们联想太多太多……真的,同学们,不要等到失去后才会去回忆,才会去珍惜。爱,不需要等待。更别让等待成为遗憾。最后借用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ihaveadream”我有一个梦想,而这一个梦想不是我以后能有多么大的成就,而是希望我的父母、在座的所有人的父母以及天下所有的父母能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就够了!
不要假装孝顺
我想问问大家: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路过一家花店买上几枝自己也叫不上名的鲜花送给妈妈,这是孝顺吗?或者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来到已经瘫痪在床的奶奶身边,拍张照片并附上“奶奶,我永远爱你”并上传微博,这就叫孝顺吗?
当然不是!
我们是否想过,为什么在父母拒绝我们的过分要求时,我们更多地站在自私的立场上与父母对立呢?大家或许忘记已经多久不曾给父母打过一次问候的电话?我们又有多久不曾好好地陪在父母身边好好地说说知心话?
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面,突然有一天你家的保姆对你说:“其实我才是你的亲生母亲,都怪妈不好。”你一定会说:“我不听!你是骗人的,我不要听。”保姆说:“这是你的出生证明。”
你会说:“你从来没有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你不配做我的妈妈。”
现在我们换一个场景,假如你生活在每个月只有600元生活费的家庭里,突然有一天,一个上市公司的总裁开着豪车对你说:“儿子,其实我才是你的爸爸。”你会说:“爸爸,我好想你啊!”总裁说:“这是你的出生证明。”你会说:“这还用证明吗?这鼻子,这眼睛,这耳朵,这嘴巴多么像,你就是我的爸爸。”总裁说:“可是我从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我不配做你的爸爸。”你会说:“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血浓于水。”
或许刚刚的例子看起来很好笑,但是也应让我们明白,我们谁都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别人,相信大多数人包括我都和他们一样,有这崇高的理想,有时也有卑鄙的幻想,那为什么就不能明白,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我们父母的方式。无论他们是谁,无论他们是否富裕,无论他们是否对我们负责,我们都应该做自己该做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让我们流露出对父母最真实的情感,而不是硬憋出来的虚假的感动和所谓的孝顺。
孝道贯百代 上下五千年
每个人都在讲孝,但是你真正了解孝的含义么?百度词条上给“孝”的官方定义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它的上面是一个不完整的老,下面是一个子,可以理解为孩子用自己来支撑起一个身体逐渐退化的老人,老与子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说孝的人很多,倡导孝的人更多,百度上随便一搜就有几百万个网页消息,甚至每一分钟都在增加,可现在又有几人可以真正做到?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段子:儿子在看报纸,老父亲倚在窗边问:“儿子,这树上是什么呀?”儿子瞥了一眼说:“麻雀。”过了一会儿,父亲又问:“儿子,这是什么呀?”儿子不耐烦地说:“麻雀!”过了许久,父亲又开口问:“儿子,这是什么?”儿子把报纸甩在一边:“爸!说了多少遍了,这是麻雀!”父亲静默着不说话,眼里满是失落。后来儿子看见摆在窗口的日记本,上面写着:儿子三岁了,问我树上是什么,我告诉他是麻雀,就这样他一连问了十多遍,我都开心地告诉了他。
人的一生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善,二是尽孝。有的人倾尽一生,以孝为先,而有的人苟活一世,才懂得珍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便是一种抱憾终生的遗恨。生命在一个个的轮回中度过,但却无法让时间停滞。人无法强大到与时间抗衡,因为它是个极其可怕的东西,它会让青丝变成白发,让人终究成为一抔黄土。
孩子如何成长,老人就如何退化。其实他们没有痴呆,只是回归到了孩子的状态,当他们忘记往事、忘记如何吃饭、忘记如何说话,请耐心待他!这就是生命的轮回!这就是上天给子女回报父母的机会!“行孝”从来没有等待这一说,把握现在,便不会悔恨将来。古代总是以厚葬作为子女是否孝顺的标准,可现在我们应秉持“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的标准,与其为一抔黄土守孝,不如纵情一生去侍奉亲人,陪他们聊聊天、说说心里话。
中国人的孝道,虽注重赡养,却不在乎物质上的丰腴,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父母“老有所终”。我们总是拼命地努力,想要被认可,想为父母买点什么做点什么,想听听别人夸一句“这孩子真有出息!真能赚钱!他父母真是享福了!”也想为父母争光让别人羡慕。可是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之中,却不巧冷落了他们。正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言,其实他们要的不是别人的赞叹和羡慕,而是你。孝心不是用来给别人看的,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便足矣!
尽孝其实很简单,没必要过度地包装、作秀,没必要去刻意地准备,也没有紧张的前奏,它需要的只是一颗质朴的心和切切实实的行动去证明伟大纯真的爱。孝,是情感最为自然的流露,它没有磅礴的气势,没有富丽堂皇的装扮,它就像一个语言质朴的故事,简单却动人。以前我也只是会说说,直到前几天我爸出去应酬喝多了酒给我打电话:“霞霞,你在哪呢?怎么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小区的路灯坏了,爸爸现在去接你呀!”说完,电话便挂断了。再跟妈妈打电话,她说:“你爸爸怎么也劝不住,一定要去小区门口等你回家,他说,你从小到大最怕黑了。”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有时候父母要的仅仅只是陪伴,哪怕你会偶尔惹他们生气,他们要的只是回家后你习惯性地喊一声“我回来了”,要的只是久别后一个深情的拥抱,要的只是狼吞虎咽地吃光为你准备的饭菜……
如果我们把一滴水的厚度看做是一个生命的厚度,那么一个人的孝徳,往往也体现着一个民族所沉淀的道德。这沉淀了几千年的孝道传承至今,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
别让孝心等两年
在我们小时候,父母绝对跟我们说过:你们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才能有出息,那样我们也能跟着你享福啦。而我们肯定这么回应过他们:“等你们老了,我就天天带你出去玩儿,带你吃很多好吃的。”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非要等到他们老了才是我们尽孝心的时候,难道“尽孝”还分年龄么?
我看过这样一部微电影《天堂午餐》,镜头一开始就是男主人公小翼在厨房洗菜,切菜,做饭。从他生疏的动作看得出这应该是他第一次下厨。他做饭的时候,面带微笑,一边做饭一边回忆自己和母亲的点点滴滴。在他的回忆中,有母亲整天起早贪黑的工作,有自己任性地对母亲发脾气。还有妈妈笑着说:“啥时候我能吃上你给我做的饭啊?”而他却毫不在意的说:“等您老了,我天天做给您吃。”饭做好后,小翼亲手将菜一一端上桌,并为母亲盛上满满一大碗米饭。母亲回来后,一句话没说,只是双手颤抖着端起饭碗,吃着儿子夹给自己的菜。而小翼,在扒拉着碗里的饭时,眼泪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当镜头再次转到母亲座位上时,那里根本没有人,有的只是妈妈的一张黑白照片。前几天,妈妈像往常一样提着菜上楼却昏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儿子看着座位上妈妈的照片,痛哭流涕,妈妈没有回来,满满一桌菜妈妈一口也没有吃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孝心,而是在等着以后行孝。可有时候等着等着我们却失去了尽孝的机会。就像古语中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孝心等两年,也许我们觉得晚两年没什么,可我们父母还等得起么?
孩童时期,我们总是缠着父母不愿离开;青少年时期,我们忙学习,忙考试,忙着顾及同学朋友,与父母渐行渐远;工作了之后,我们又忙于事业,无暇顾及父母;再后来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一边体会着为人父母的不易,一边继续着疏忽父母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明白了孝义,却做不到孝顺。
等到我们空闲下来,有时间孝敬自己父母的时候,却发现父母已经老了,想带他们出去他们也走不动了。给他们吃好的他们的牙也掉光了,他们最需要孩子的那些岁月已经在孤独中悄悄溜走了。
给父母一个奢华富贵的晚年并不是真正的孝心,真正的孝心是给予父母关怀陪伴,哪怕只是一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都是对父母尽孝。既然孝敬父母这么简单,为什么还要等两年?非要等到他们老了,没有多少时间体会我们孝心的时候再来尽孝?在场所有人都看过一个小孩帮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那个小男孩摇摇晃晃端着一盆洗脚水走到妈妈跟前,说出“妈妈,洗脚。”就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直击所有人心底,感动了多少中国人。这样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给妈妈洗脚,对父母尽孝,我们为何还要等下去?
漫漫人生路,总有忙不完的事,万事可待,唯独孝心不能等待。子欲养而亲不待,那会成为永远的痛。别让悔恨在自己的随意中铸成,在能够尽孝的时候,一定常看看父母,别辜负上天留给我们的每一个珍贵的日子,它越来越少。因为在等待的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永远。
让爱不再等待
首先,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一是“孝”字怎么写?虽然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我觉得想比写容易,做比说难呐!请大家用手比划一下可以吗?二是它为什么这么写?也就是说咱们古人造这个字用意何在?“孝”字上面是一个不全的“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老”不全说明老人体衰,需要子女撑持,没有子女的撑持,老人就要跌倒。“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侍养父母,让父母省心,这也是为人子女应当承担的责任。
古人云:“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何洪涛就是这样一位孝子。在讲故事之前,我想做一个调查,喜欢旅行的同志请举起你的右手,知道自己父母是否喜欢旅行举起你的左手,想过带着父母一起旅行的同志请高举你的双手。来掌声鼓励一下,大家太棒啦!好,请放下手。
听我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中年男子,叫何洪涛,他的父亲75岁,一辈子忙活种地,喜欢热闹,但是,这些年来,和他一起吹拉弹唱的老人大都去世了,父亲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有一天,孙女问爷爷:“爷爷,你都去过哪呀?”爷爷说:“哪儿也没去过!”孙女又问:“那你最想去哪儿?”爷爷回答:“哪儿都想去!”在一旁修摩托车的何洪涛笑了,其实他一直在默默筹划着……一天,父亲正在和村里的老人们聊天,何洪涛骑着摩托车过来,手提两顶头盔,一顶给父亲戴上,一顶给自己戴上。就这样,一本地图册,一辆被改造的旧摩托车,父子俩就开始了旅行。先是河南,后来到山西、陕西,越走越远,后来,他们竟开到了北京,四处旅游的照片贴满了家里的一面墙,父亲在向同伴介绍时说:“北京好呀,去北京那是说去就能去呀!”有人说,骑摩托车旅行,玩得不是乐而是累,但在父亲眼里,只要和儿子在一起,去哪儿都开心。老人说:“累是累,但是受累也开心!”
我们可能不会像何洪涛一样,搁下身边所有的事,全心全意地满足父母的愿望,但我们能做的是,多留心父母需要什么,多揣度父母想要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绞尽脑汁地揣摩领导的需要、朋友的心思、甚至是考试时出题老师的想法,可我们花了多少心思在父母身上?父母什么都不说,因为他们怕给我们添麻烦,他们所思所想所做的,总会首先考虑到我们,而我们却总是忽略了最在乎我们的人。所以尽孝很简单,只要你有一颗诚挚的心,将时间和精力的天平稍稍匀一点给父母,他们就很开心。
我也是去年才明白这一点的。每次路过多功能大楼,可能大多数人会为二十一层的宏伟而惊叹,但你们知道我每次路过这种高楼时会干什么吗?我会祈祷,为在高楼劳作的工人们祈祷,我的爸爸也是这一群体中的一份子,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高架子上,一不小心就会有生命危险。去年,我爸在一个二十九层的建筑上工作时,一不留神就踩空了,坠了下去,万幸的是,被下层的板子接住了,保住了性命,但腰部摔伤了。当妈妈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瞬间瘫软,然后迅速抓起电话,拨打爸爸的号码,这该死的铃声,总是这么长,我第一次如此急切地渴望听到爸爸的声音。终于,一声熟悉的“喂”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我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激动地喊出了这辈子我觉得最幸福的两个字——“爸爸”!从这以后,我知足了,而在这之前,我还在为爸爸骂我而赌气,还在为他不理解我而郁闷,还在为他没给我一个完整的童年而悲伤。在那一刻,一切都那么微不足道,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只要爸爸妈妈好好活着,这就够了。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他们还很年轻,还很健壮,他们还可以当我的太阳、当我的蓝天、当我的靠山,我一直以为他们是永远不会老的。可我错了,他们真的老了!看看他们脸上被岁月刻下的皱纹,数数他们双鬓的白发,再瞧瞧他们日益佝偻的脊背,摸摸他们粗糙的双手,他们真的老了……
曾经,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不理解父母和不被父母理解的时候,但是,我们尚且可以原谅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为什么要跟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斤斤计较呢?正如“时间都去哪儿了”里唱到的那样,“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这就是我们的父母的一生!我们与其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不如常回家看看,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敬父母。切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呀!”让我们的爱不再等待!
趁现在好好爱父母亲吧!
在光怪陆离的都市里,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下,在不期而至的喷泉惊喜前,客居他乡,独自一人的你,会不会感到一丝孤独?或许吧!是想起曾经一直在身边的父母?想起他们默默承受岁月带来的无情变迁?还是从眼前那似曾相识的奔波身影想到如今的他们?那么,可否就在,就在那没课的周末,不是窝在寝室,不是吃喝玩乐,而是放下一切,回家看看许久未见的父母呢?
忙碌总会接踵而至,大学的确是学习各类知识、参与社会活动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我们难免会有碰壁的时候。学习受挫时,拿起电话,那头的父母会鼓励你:“慢慢来,失败是成功之母,你能行的!”失恋的时候,他们会建议你喝杯牛奶,嘱咐你:“心放宽些,路还很长,下一个会更好!”生病的时候,他们会关心你:“多喝水,多穿衣,别只要风度不要温度,不然就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吧!家里还有我们呢!”成长路上,一通电话,一趟归家,在我们失意沮丧时,总有他们的安慰与鼓励。家就是最温暖的港湾,即使相隔两地,三颗心也试图紧紧联系在一起。
可是……可是有多久了,没有再拨通那串熟悉的电话号码?有多久了,没有再回家好好看看他们?有多久了,忘记了那双一直在背后默默注视着你的温柔的眼睛了?我们在成长,他们在老去,那么,可否就现在,转身看看那双眼睛,拨通那串号码,告诉他们:“谢谢,谢谢有你们一路的陪伴,我只是,只是想回家看看你们!”
一直以来,他们都站在我们身后,为我们撑着一把伞,遮风挡雨,细心呵护,不曾离开。而当我们长大了,有能力飞向更高的天空时,再回头,却不知何时,那把伞,已悄悄撤下,因为他们再也撑不到那么高了。今天,我想提醒你们,在场的诸位,在我们有了坚硬的翅膀要飞往更高的蓝天的今日,别忘了,谁给了你翅膀,谁帮助你飞翔!
大家应该还记得在去年春晚上唱的那首《时间都去哪儿》吧?这首回忆时间、反思过去的歌唱出了我们的心声。日子一天天过去,父母一天天老去,时间带走了逝去的青春,在父母的脸上刻下岁月的痕,听到这首歌的人们大概也会想起父母那愈发苍老的容颜吧?那么,就请不要只停留在“想”上了,请从现在好好珍惜,好好爱他们吧!
尽孝吧!趁现在,莫等到年华逝去方追悔莫及!常回家看看他们吧!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才悔恨不已!
诸位,请抽个时间吧!拨通那串熟悉的号码,连接相隔两地的心,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告诉他们,告诉陪伴了你一二十年的他们,“爸!妈!我想你们了!我回来了!”
大学生弘文尚德孝行天下演讲稿汇编
本文2015-07-19 17:02:19发表“演讲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80773.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